![黃大仙區小店介紹:新蒲崗一隅的卡式帶舖 - Type IV Cassette](/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在黃大仙區,售賣實體音樂產品的街坊小店似乎早已在本區中無聲消逝。其實在新蒲崗的利嘉工業大廈,一間不足一百呎的斗室中,有著數以千計的卡式帶靜候知音人到來購買︰無論是你我都認識的廣東歌專輯,抑或是外國的流行經典及古典音樂,古今中外應有盡有。店內同時有珍貴的古董卡式帶隨身聽及相關器材出售,加上店內供買家試聽卡式帶的專業音響,除了能聽出耳油,更是一場視覺盛宴。這裡是Type IV Cassette,黃大仙區唯一一家卡式帶舖。
生於數碼科技仍未普及的時代,老闆Nelson笑稱自己是個「Analog人」:菲林相機,黑膠碟及卡式帶等皆有涉獵。Nelson回憶當年與卡式帶結緣的緣起:「年青時我擁有過一部日立嘅Boombox(手提式音箱),有帶過去沙灘亦有帶過去旅行,不時亦會用卡式帶錄低電台嘅歌自己聽。後來CD一出,就將卡式帶放埋咗一邊。」
韶華去,Nelson對類比產物的愛未嘗變改,一直有聽CD及黑膠碟的習慣,而令Nelson重拾卡式帶的,是傳奇樂隊《Beyond》的《不再猶豫》專輯:「早幾年係拍賣網搵到一盒全新嘅《不再猶豫》卡式帶,除咗吃驚於價錢相宜,更驚喜係估唔到事隔多年,仍然有全新未開封的音樂產品出售,即使當時無播放卡式帶的器材,仍決定買咗先算,後來買埋錄音帶卡座試聽,先發現原來啲聲真係得。」對比起數碼串流音樂,Nelson形容類比音樂更順耳及真實,而比起黑膠碟,卡式帶的低音則更顯出色。硬是要筆者形容的話,雖然卡式帶外貌似是尋常,但內藏之音樂是有溫度的,聽過就明。
問到開店的原委,Nelson笑言是機緣巧合,但原來除了是對卡式帶的愛,還有責任:「而家卡式帶好似被遺忘咗一樣,以卡式帶嘅音質,我覺得唔應該係咁(被遺忘),我想將卡式帶再次帶返嚟市場並佔一席位,即使我哋可能係小眾,但各人有各人嘅喜好,能夠令市場多元化亦係一件好事。」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近年卡式帶有復興趨勢,又有新的本土混音帶及卡式帶專輯推出,愈發多年青一代購買卡式帶聆聽,重回味有溫度的音樂。對於Nelson來說,實在是喜聞樂見:「希望有多啲音樂人出卡式帶專輯,尤其係廣東歌,因為真係太耐無見過,而如果市場有需求,除咗可以帶動卡式帶嘅地位,更加可以成為其他藝人出卡式帶嘅誘因,當然最後係希望音響廠可以出新嘅卡式帶播放器啦!」
提到對於黃大仙區的印象,Nelson透露一開始是因為交通方便而選擇在新蒲崗開舖,出乎他意料的是竟有不少年輕人專誠前來購買卡式帶︰「對上一間舖開係佐敦嘅地鐵站附近,但人流唔多,反而嚟到呢區有更多人嚟幫襯。同埋嚟到先知原來呢度好多Band房,都算係音樂相關。」
惜在疫情及市道形響下,卡式帶店無奈結業,雖然業主並無加租,但Nelson仍決定在租約期滿時決定不再續租。Nelson慨嘆疫情久久未退,生意難見有起色:「真係好慘,每一波新爆發後生意就更差,第二第三波爆發期間生意雖然差但仍然捱得過去,但第四波爆發後市道真係非常靜。」漫長路快要走過,對於開店以來的感想,Nelson表示能令更多人購買及認識卡式帶,已經十分滿足。雖然暫作告別,但離開是為了回來,今天且忍心一聲再會 ,Nelson表示待疫情結束定會捲土重來,繼續推廣卡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