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ay Wong、程、樂林
《馬聞》記者訪問了3位第一代礦工遺孀,她們分別是林婆婆、洪婆婆和劉婆婆。林婆婆20歲時和當礦工的丈夫一同來港,其後於馬鞍山村定居,現已居住六十餘年。洪婆婆和劉婆婆與林婆婆差不多,也是二十來歲來到馬鞍山村。
知道馬鞍山村面臨清拆,3位婆婆不約而同表示惋惜,洪婆婆接受訪問前也不忘向記者表達訴求:「爭取唔好拆呀,我哋住慣咗,去出面好快死咗。」林婆婆也眼泛淚光,直言聽見消息後十分痛心,無法理解當局決定,「我呢間屋起得穩穩陣陣,俾人趕走真係死都唔眼閉。」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林婆婆也會選擇留守村子,留在自己的家園。
高峰期礦工逾千 各組織支援村民
林婆婆憶起昔日礦場生活,高峰時期礦工人數逾千,有北方人、客 家人,潮州人等等。礦場當時由日資的大公洋行營運,礦工工資不一定是現金,洋行會提供火水和白米等日用品作為報酬,礦工們可到合作社領取生活物資。
洪婆婆補充說,當時合作社更讓礦工賒數,沒有現金的話便先向合 作社賒些食油、粉絲、鹹蛋等。領取賒取的物資後便在簿子記錄, 賒過的物資從薪酬中扣除。 除洋行提供工作外,當時亦有教會提供免費教育予村內小孩,也會 免費派發由美國運來的文具、奶粉和衣服等生活物資予村內居民。 透過教會這地方,林婆婆可以和其他人閒聊,逐漸打破她身為潮州 人與其他族群的語言隔閡。洪婆婆和劉婆婆的小孩也曾在教會學校 就讀,在山上讀過幼稚園後,便到山下讀小學。她們憶述當年女兒 早上5時多便需起床準備上學,婆婆們便比女兒更早起床,煮粥給女 兒當早餐吃。
養雞養豬賺外快 為餬口各施本領
礦工在礦場辛勞地為口奔馳,妻子們留在家中打點一切,閒時則找些手藝幫補家計。林婆婆會織衣服及小袋子,一日賺取2至10元不等,洪婆婆和劉婆婆曾當流動小販,販賣豆腐花和茶粿,各自為生計扛起重擔。
除此以外,3位受訪者不約而同地說起第2種謀生方法——養動物。林婆婆指當年「個半(1元5角)一隻雞」,一買就是一整盤,小雞長大了又會生育,養大了便成爲了家中宴客的食材。洪婆婆則表示,自己也曾飼養過豬隻,不過養豬入不敷支,豬糧比賣出價還要貴,她很快便放棄了。
林婆婆指有街坊在馬鞍山半山及山頂售賣「豬腸粉」維持生計,一條腸粉售1毫子。她憶述小販製作過程:「自己用盤蒸熟咗,再用把刀切切下,擔去賣,最後俾一碟豉油。」林婆婆補充,除腸粉檔外,在山下有檔販售賣豆類製品,如豆腐花及豆漿,也有潮州豆乾。一塊豆乾一兩毫子,當時馬鞍山村村民各施本領,「為了生活,咩嘢錢人哋都辛苦搵出嚟,我哋就唔識」林婆婆笑道。
村娛樂多姿多采 妻子們忙裏偷閒
礦工妻子們平日打理家務和照顧小孩疲於奔命,娛樂時間不多,但她們也會忙裏偷閒。在山上的教堂每月會放映電影,林婆婆也是昔日的座上客之一。看見一家大小坐在教堂裏看上個多小時,林婆婆回憶起也不禁會心微笑。化身電影院的教堂上演劇目繁多,有外國戰爭片,也有粵語殘片。更重要的是,戲院服務周到,播放電影時更有專人口述情景對白,讓觀眾更了解電影情節。
每逢大時大節,村子也有不同的慶祝活動,尊重節日傳統之餘,更為村民帶來不少歡樂。林婆婆憶述在雙十節,於山頂會有神功戲, 從外面聘請專門演神功戲的人來演出。在平安夜,教會會安排小孩在村子報佳音,在教堂與村子之間來回慶祝。每逢村民大壽,全村更會聚首一堂吃飯,共同為村民慶祝生辰。除村內活動外,林婆婆也記起她曾有數年到沙田和馬鞍山看潮州戲及本地劇目。
後記:同為潮州人的親切感
在訪問前聽説3位受訪者是潮州人,可能是因爲記者的外婆外公也是潮州人,3位婆婆給人的感覺特別親切。拜訪林婆婆的時候剛好快到端午節,婆婆一邊包糭一邊等待訪問。一踏進屋裏,婆婆十分熱情地問記者要不要把糭拿回家品嘗。到訪問另外兩位婆婆時,她們也熱情地招手,問記者要不要喝飲料。
雖然3位婆婆的廣東話中都夾雜了潮州話,但偶爾聽不懂的時候,她 們也會慢慢解釋。
在完成訪問後,記者不禁反思,自己作爲一個馬鞍山人對馬鞍山有足夠的了解嗎?看到3位婆婆熱淚盈眶地跟記者說要守着這個村落的時候,心裏感到一陣無力感,作為記者,真的有辦法守護這條村莊嗎?在寫這篇報道時一次又一次地聽婆婆們的真心話,記者實在不忍心跟婆婆們説,自己也沒有能力去改變汰舊迎新這個定律,或者馬鞍山村最後變成高樓大廈是早晚的事情,但至少希望婆婆們能在自己的家園安享晚年。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把馬鞍山村的這份淳樸、熱情還有人情味記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