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聯促設更多社區客廳 透過數據分析不同類型住戶需求

社聯促設更多社區客廳  透過數據分析不同類型住戶需求

(獨媒報導)《施政報告》提出設置的社區客廳,去年12月開幕,目的為劏房戶提供更佳的生活空間。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就劏房戶對共享空間的需求及期望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到480份問卷,結果顯示使用者期望社區客廳位處步行範圍15分鐘之內,而不同住戶亦對不同設施有不同需求。社聯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透過研究及數據分析,提供貼合該區需要的社區客廳服務和設施,並設置更多社區客廳。

無標題

深水埗及油尖旺區料各需6個社區客廳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結果,本港有逾21萬人居於劏房,政府於2023年《施政報告》推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在深水埗福華街設立社區客廳,為劏房住戶提供共用生活空間。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就此進行低收入劏房住戶生活空間調查,研究把受訪住戶分成三大類別,分別為有兒童住戶、較匱乏的單人/成人住戶,以及匱乏較少的住戶。結果顯示,非常需要「學生讀書溫習」及「小朋友玩樂」的空間等兒童相關設施中,有兒童住戶所佔的比例遠高於整體;而單人住戶則對「飯堂」及「淋浴設備」等設施有更高需求。三組類別的受訪者均表示對資訊及協助申請服務等有較高需求。

無標題

對於居住地點與社區客廳的距離,約七成受訪者表示只能接受15分鐘或以下的步行路程。社聯以15分鐘路程作估算,認為深水埗及油尖旺區分別需要至少6個社區客廳。就各區住戶的分布,以深水埗及旺角為例,研究指深水埗大多為有兒童住戶,而旺角則大多為單人住戶。

社聯提出多項建議,倡政府透過研究及數據分析,設計貼合各區居民需要的社區客廳服務及設施,例如較多家庭住戶的地區可設置更多兒童相關的服務;較多單人住戶的地區則提供更多日常家居設備等,並在各區設置更多社區客廳。

無標題

無標題

團體2016年起設社區客廳 接觸約2,000個家庭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早於2016年起已提供社區客廳(陽光中心)服務,中心高級服務幹事潘詠珊指,社區客廳至今共接觸約2,000個家庭,現時有約500至600個活躍家庭,中心透過街站及洗樓向劏房住戶推廣。社區客廳設有餐枱供兒童讀書及成人聚餐,並設有按摩椅、廚房、洗衣房及木工房,其中木工房讓用戶有地方學習及維修、改裝家具。

使用者之一阿芳一家4口住在約150呎的劏房約9年,她們於2016年起已使用社區客廳服務。由於家中沒有書枱,大女兒溫習時只能坐在膠凳、把床當作書枱使用,久而久之女兒不但壓力過大,還有失眠及脊骨移位等問題,慶幸如今能到社區客廳溫習。阿芳亦在社區客廳裏參加小組活動釋放壓力,包括買餸小組、共購大使小組以及陽光啡媽媽(社區派咖啡義工小組),後者透過使用社區廚房中的咖啡機進行拉花練習。她認為社區客廳讓她增廣知識、認識更多朋友,指「(社區客廳)唔使預約,舒服過屋企,冇人問你,冇人拘束你」。阿芳盼在社區客廳增設更多學習支援服務,例如有社工跟進兒童學習情況。

無標題
阿芳

社區客廳優先協助家庭用戶 單人住戶認為「俾人擺埋咗一邊」

另一位用戶謝先生,獨個兒居住在約40呎的劏房裏逾4年,由於家裏沒有洗衣機,亦難以晾曬衣服,因此到社區客廳使用洗衣乾衣服務。其後他加入單身人士小組,與其他用戶聚餐,認識更多朋友,亦透過木工班學習木工維修及手藝,社區客廳為他提供了社交及生活空間。

無標題

目前由關愛基金資助的「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的會員,聚焦扶助劏房戶,特別是有兒童的劏房家庭。獨身的謝先生認為自己「俾人(政府)擺埋咗一邊」,盼政府「對大家公平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