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漫遊鄉村型公屋 (下)銀灣邨

漫遊鄉村型公屋 (下)銀灣邨

採訪/撰文:Bowie

梅窩銀灣邨:一條天橋連接四幢樓

八號風球暹芭離開後,我去到梅窩銀灣邨。有別於大澳,梅窩的棚屋已被拆清。近岸曾經有不少棚屋及漁船聚集,不過當年政府決定將梅窩變成現代化旅遊點,便將所有漁民安置入銀灣邨。

一位皮膚黝黑的伯伯坐在銀月樓的門前乘涼,他只穿着一條紅色短褲。他告訴我可以由天橋穿越「日、月、星、虹」四座大廈,唯獨銀星樓沒有𨋢,住客要走天橋到其他大廈搭𨋢。

302719795_611604367155179_462650053712088851_n

我走上最高的銀日樓,看到街坊在門前各有各忙,有人在處理打風後的植物,有人在爭取時間晾曬衣物。唯獨有一對母女,正在悠然自得地看着山景做運動,我便上前攀談。

她們帶我走到銀日樓背後,原來是一大片荔枝園。眾山環抱,荔枝樹連綿,暹芭為炎炎夏日帶來的清勁風尾,兩母女娓娓道來她們的故事。

四十多年前,銀灣邨仍是一個避風塘,對出有一條橋,不少艇戶會在此停泊,兩母女曾經是定居於此的水上人。當年政府要填海發展,兩母女及其他艇戶被遷往「水棚區」,也就是現時街市的位置。幾年後,水棚的住戶又要搬去臨時木屋區,也就是現時銀河苑附近。直到1988年,所有人才落戶銀灣邨。

「兜兜轉轉,睇住梅窩的轉變都好大,又翻返嚟呢度住,其實冇得走。」說起以往經歷,女兒輕描淡寫。「以前住水棚其實好驚。」梅窩的棚屋搭得比較疏落,不似大澳般緊密又靠岸。「打風落雨行條橋,都好恐怖㗎!而家住石屎屋,起碼唔使驚打風落雨,又有山圍住,環境好好。」

除了定居多年的水上人,近年也有人從市區搬入梅窩。朋友認識一位女生,四年前才搬入梅窩,她的屋邨生活似乎又有所不同。

「搬入梅窩之前,我從未踏足梅窩。」她說,反倒是爸爸因為工作關係,曾經到訪梅窩。梅窩位置偏遠,但是爸爸獲發公屋後,沒有多想就決定舉家由天水圍搬入梅窩。

301118318_611607593821523_5649493192395296667_n

「天水圍的走廊冷清,感覺總是有點陰沉。」但因家住低層,昆蟲較多,時有蚊叮,但是她也很快習慣下來。相比之下,她依然比較喜歡梅窩的公屋。入伙以來,她感受到最大的分別就是「重見天日」。梅窩公屋景觀比較開揚,陽光總會照進家中。從前在市區工作會夜歸,回家通常都會休息。現在她留在梅窩工作,反而喜愛留在家中,一個月也未必出一次城。

居於離島公屋的確令人羨慕,我成長於新型的Y字型公屋,無論日頭還是夜晚,走廊都只有LED照出的白光。政府利用大量預製組件,加快新型公屋的建築速度,但是也令每座樓高40層的公屋設計變得單一且沉悶。

當年有空間讓建築師巧妙地利用山勢和地型,設計與環境配合的建築,能夠看見陽光的深長走廊是時代的見證。彎彎曲曲的走廊也是整潔舒服的街道,鄰里有一個能夠遇見和停留的空間,建立溫馨的社區。

陽台走廊的設計源起

陽台走廊其實源於英國,十七世紀時,政府是根據房屋的窗戶數量來計算物業稅,以免查探收入而侵犯個人私隱。直到十九和二十世紀,英國工人階級興建房屋時,為了避開「窗戶稅」,設計開放式的陽台走廊,走廊可視為「街道」,藉以避稅。(資料來源:《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公屋原型》)

能在特大的建築物內容納大量對流單位,長走廊設計只需提供兩三條樓梯出入,有助降低建築成本。戰後,政府因為石硤尾大火急需處理房屋問題,當時的陽台走廊設計成為政府的參考方向,造就香港早期公屋設計的原型。

302436961_611604397155176_9028773854886621521_n

大澳公屋簡介

龍田邨分兩期興建,第一期於1980年建成入伙,七座矮樓屬於第一代鄉村型設計公屋,一梯兩伙只有三層高,是全港最矮公屋。第二期於1995年建成,高低座合共六座,屬於第二代鄉村型設計公屋,全為露台走廊式設計。1999年,第二期的四幢低座改作居屋出售,易名為「龍軒苑」。後來高座的天利樓及天寧樓的空置率接近四成,政府於2014年將天利樓改以居屋出售,易名為「天利苑」。

梅窩公屋簡介

銀灣邨於1988年建成入伙,屬第二代鄉村型設計公屋。最高的銀日樓有十三層,最矮的銀星樓只有六層,而且沒有電梯,需要由天橋連接住其他樓宇乘搭電梯。樓宇高低有序,設計是希望與梅窩的社區環境融合。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