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文:小燕
相:三秒
在水口落車,大多數都是居民,除了在夏天,會有比較多外人去挖沙白。嶼南道旁的水口村,前望山頭,旁落一間間村屋,看上去平平無奇。
在鄉公所或公廁落車後,你需要沿小路步行三分鐘,才能見到另一片光景。
裡面是一大片濕地、紅樹林、沙坪及泥灘。在2023年5月之前,這裡還是樹木雜草叢生。三個月之後,其中一萬呎濕地(相等於大約三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變得一片綠油油。再三個月之後,風中竟然搖曳着金黃色。
即使你是大嶼山街坊,每天坐巴士經過嶼南道,看起來日日如是的水口,村內悄悄變了天。
「一片棄耕了四十多年的農田,重新有稻米長成,水口人再有水口米吃,是多麼感動啊!」村民陳小姐說。
「我想念那片金黃色的米田」
香港觀鳥會(下稱:鳥會)獲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於2021年12月開始與水口村合作,展開「山海之間,水口自然保育管理計劃」。「首次報到,只見水口有山有海,中間有塊濕地,其他,一無所知。」項目經理張家駿(下稱:阿駿)坦言,在計劃開始之前對水口的認知只有「雀名歌」。
「雀名歌」是其中一首水口山歌,內容有關燕子、雉雞、鷓鴣、畫眉、斑鳩等在水口常出現的鳥類及其習性。鳥會的前總經理羅偉仁先生因為懂得圍頭話,曾參與山歌的翻譯工作。「當時聽婆婆唱山歌,又聽婆婆講故仔,婆婆話水口曾有一大片水稻田養活水口人,有一刻想像過水口復耕的可能。」他說,那時還是2017年。
直到2021年取得資助,想像終於可能成真。計劃分三大部分,包括生態研究、復耕及社區合作。團隊在2022年初到水口,阿駿深信需要與村民多溝通,建立互信是十分重要。團隊親自拜訪村民,了解水口的歷史,收集舊相片,加上實地考察,盡可能多角度了解水口。團隊每季都會召開村民大會,一方面報告項目進度,另一方面也為了掌握村民的想法。
「水口有五種米──以前耕田好辛苦。」村民池婆婆說。阿駿這才知道村內那一大片濕地在五十年前曾經是農田。池婆婆在水口出生,住在水口已有九十多年。「水口以前有五種米:齊眉、黑糯米、麻包錦、大粒穀以及懶人米。」池婆婆記得,「齊眉」形狀修長兩頭尖,黑糯米是黑色的糯米,不過她也說不清麻包錦、大粒穀及懶人米是何種米。
「我想念那片金黃色的米田。」阿駿記住了池婆婆的心願。
鳥會的水口自然保育管理項目得到村長及村民的支持,與三十多位村民合作,租賃到荒田及濕地復耕,面積達五萬平方呎(即接近十一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