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過路燈紅光投射地面 區會主席黃宏泰:射射吓都無咗感覺](/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報導】運輸署在行人過路處安裝新型輔助裝置,在「紅色人像」燈號亮着時,將紅光投射到行人路的等候位置上。波斯富街及富明街已完成安裝,灣仔區議會主席黃宏泰笑言,該處成為打卡熱點,但能否達到真正效果則有待觀察:「咁樣射有啲慣性,射射吓都無咗感覺。」
黃宏泰質疑未有交代選址理據
運輸署指出,輔助裝置會透過由地面或手機反射的紅光提醒行人,針對手機「低頭族」,試驗為期6個月。黃宏泰今早在港台節目稱,運輸署未有交代選址理據,即該行人過路處是否意外頻生,並質疑欠缺科學理據,認為署方應交代安裝前後發生意外的數字。
他指出,運輸署在安裝前未有諮詢區議會,形容「即係好似好神秘」,和應考慮設施對羊癇症患者等對光線敏感人士的影響。
對於過路安全,黃宏泰認為宣傳及教育較重要,及並非所有過路行人均玩手機:「有啲聽 Walkman,有啲其他原因唔注意,係咪每一樣嘢都要做一個儀器阻止呢個行為?」
運輸署:頭頂發光貼合本地情況 荃灣完成安裝
運輸署總工程師(交通控制)區家傑在同一個節目稱,紅光會在全日開啟,並會自動調節光暗,紅光可照到地上及行人手機上,「幫得一個得一個」。他舉例指奧地利、克羅地亞及內地均有類似裝置,包括「地下發光」,而香港則採用「頭頂發光」,認為較貼合本地情況。
署方表示,將在另外三個路口行人處安裝新型輔助裝置,今早已在荃灣街市街近仁濟醫院完成安裝,沙田正街近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窩打老道/禧福道則在月內完成;及委託大學就結果作分析。
記者現場視察 日照下紅光不明顯
《獨媒》記者今午到現場視察,發現紅光在日照下欠明顯,在天色較陰時才見紅光。行人梁先生亦對記者稱,難以察覺紅光。至於紅光是否美觀時,他則表示:「其實我唔係好覺⋯⋯所以唔知佢靚唔靚。」
另一行人趙先生和女兒特地到場觀看,他對記者表示「效果麻麻地,個設計要改一改」,指外國有燈柱設計為左右兩側射出燈光,認為該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