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改造康文署轄下逾170個公共遊樂空間。康文署向葵青區議會提交文件,計劃改造青衣海濱公園兩個兒童遊樂空間,新空間以貨櫃碼頭為主題,包括增設貨櫃造型的滑梯塔以及攀爬設施等,提供較刺激體驗,不過有葵青區議員質疑貨櫃碼頭未能代表葵青。
新遊樂空間擬以貨櫃碼頭為主題遊樂空間
改造青衣海濱兩個兒童遊樂空間計劃曾於2020年在葵青區議會作簡介,並於去年4至5月期間進行公眾諮詢,收集約690個遊樂場使用者,包括鄰近小學及幼稚園的學生、家長、地區組織及區議員等的意見。根據康文署向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首五項最受歡迎的設施為滑梯塔、彈跳設施、鞦韆、攀爬設施及滑梯,有27.1%受訪者選擇以貨櫃碼頭為設計主題,為得票最高的主題。
昨日(6月21日)葵青區議會規劃及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討論,康文署康樂事務部技術專責組項目小組策劃經理李立婷表示,兩個遊樂場均會以貨櫃碼頭為主題,以色彩繽紛的四方形貨櫃攀爬滑梯塔為主體,突顯貨櫃碼頭為葵青的地標,並打破目前「倒模式」遊樂場形式。她續指場地一佔地185平方米,位置靠近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計劃增設滑梯塔、搖籃式鞦韆及多人用旋轉設施。場地二則佔170平方米,位置靠近灝景灣,署方計劃將其空間擴至215平方米,增設滑梯塔、攀爬設施與攀石牆及攀爬繩等,亦擬建2.5米高的旋轉滑梯。
署方形容,改造後的遊樂空間貼合各年齡層兒童,增設不同難度設施,提供刺激的體驗。不過康文署重申,會上展示的鳥瞰圖及3D效果圖均需保密,以便未來進行招標,公眾如有興趣可先閱覽平面設計圖,改造工程預計可於2022年第四季分期開展,並於2024年第一季完成。
區議員指遊樂設施不吸引:冇得玩先玩呢啲
委員會主席、鄉事派陳志榮因事缺席,由徐曉杰代為主持。在會上,民主黨區議員林紹輝質疑貨櫃碼頭無法代表葵青,認為主題應配合旅發局網站的介紹,著眼於青馬大橋及藍巴勒海峽。他又指擬建遊樂設施欠刺激性,無法配合現時流行的滑板及滾軸溜冰等,難吸引小朋友使用,「啲細路冇得玩先玩呢啲㗎啫」,認為需加入更加新穎刺激的設施。林紹輝又不滿署方要求保密效果圖,「一係定好哂所有嘢先(諮詢區議會),如果唔係好尷尬,睇完又有啲要保密。」
康文署則表示,以貨櫃碼頭為主題是公眾選擇,又指兩個場地的空間有限,增設遊樂設施需要考慮其尺寸,希望委員理解,但會考慮增設更新穎或較動態的遊樂設施。
家長憂發生碰撞 建議按年齡劃分遊玩區
經常帶4歲兒子George到青衣海濱公園兒童遊樂空間的趙生表示,樂見有改善工程,亦認同要增設更多遊樂設施,但擔心遊樂空間的安全問題。他表示不同年齡層的兒童容易發生碰撞,尤其計劃中有不少攀爬設施,「10歲以上(兒童)會重得濟,壓到小朋友就大件事」,認為應該要劃分不同區域,「唔好大朋友小朋友撈埋一齊」,又強調要做好設施圍欄,以及修剪附近植物,以免割傷小朋友。
他亦希望能夠分階段進行工程,以免小朋友屆時失去遊樂空間。他又建議應以清楚標示劃分跑步徑的區域,指現時圍繞遊樂場的「海濱又有人跑,緩跑徑又有人跑」,擔心小朋友遊玩奔跑時不慎走入該些區域而生意外,又指觀察到海濱常有長者散步,認為比較危險,應該將行人區、兒童遊玩區及跑步區作出明確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