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尋找重建前的秀茂坪

尋找重建前的秀茂坪

寫這個「消失中的香港」系列,其中一個我很想做的題目是回顧幾條大型屋邨的重建史。之前寫過慈雲山,反應不錯。這次我們來看另一條經歷過重建的大型屋邨:秀茂坪。

按舊地圖的記載,現時稱為秀茂坪的地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一直都是荒山,只有少量農地。在觀塘發展以前,這一帶最先有的城市發展是位於曬草灣亞細亞火油公司的油庫設施(也就是現在的麗港城)。觀塘市中心所有的平地都是填海而來,在一九六零年代初才開始發展。

在以下這張一九六三年的照片當中,可隱約見到下方剛建成的第一代翠屏邨。在圖左方有一大片正在被平整的土地,將會變成第一代秀茂坪邨的第1座至第17座,即後來曉麗苑的位置。至於圖中央的光脫脫的山脈,則是今天秀茂坪邨的所在地。


1963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本文大部份圖片的北向均逆時針旋轉55度,以便把秀茂坪向橫放平

接下來我們跳到一九七二年。其一是因為第一代秀茂坪邨在一九七二年時已相對完整,其二是這一年秀茂坪發生了一件大事:六一八水災。由於連日大雨,七二年六月十八日於觀塘翠屏道和港島寶珊道分別發生了嚴重山泥傾瀉,造成百多人死亡。這次災情也引發了香港各界紛紛發起捐款賑災活動,其中麗的和無綫的籌款節目開創了香港「籌款賑災」節目的先河。

在觀塘發生的山泥傾瀉,位置是曉光街和翠屏道之間,觀塘瑪利諾書院的旁邊,從下面這張圖片可見當時災情範圍。


197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我們放遠一點,看看當時的整個秀茂坪。當時整個第一代秀茂坪邨已經建成,邨的四周則尚有不少建築工地,例如曉育徑的三所學校仍在平整地盤當中。再下面曉明街則有一列看起來是住宅的建築,現在已變成公園。至於圖片最左面,則可見到興建中的聯合醫院。


197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接下來我們跳十年,來到一九八二年。秀茂坪在這十年的改變不大,主要是周邊的變化比較明顯。在秀茂坪對上的山頭,出現了一整片的寮屋區,在一九七二年的圖片中是沒有的。在圖片的右上角則有一片看起來是臨時房屋區的地方,這兒是後來的寶達邨。往山下的方向看,剛才說到曉育徑,梁式芝書院和何明華會督中學已經建成,青松中學的位置則仍是一片空地。沿曉光街往下走,可見到曉光閣和曉華大廈也已建成了,還有因為各種鬼怪傳聞而十分「著名」的金茂坪戲院。這兒我們可以通過以上各張歷史高空圖片證實:金茂坪戲院的位置並非六一八水災山泥傾瀉的案發地點,在秀茂坪發展之前也不是墳場,就是一片荒山而已。(至於1976年發生的山泥傾瀉則在第9座那邊,也和戲院的位置無關。)


198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一九八二年是第一代秀茂坪邨和周邊環境相對成熟的一個時期,我特別用這一年的圖片把各座的編號都標上去。注意圖中沒有第18座、第19座,和第27座。翻查紀錄,第18座應該是後來興建井字型的秀明樓。至於第19座和第27座,我找了三幅不同的舊地圖都沒有標示出來,但卻看到相關的文字紀錄。我相信第19座應該是和第20座相連,第27座則應該是和第26座相連。


198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經作者加工

此外,我也把這張圖和今天重建後的秀茂坪作比較,可見路網有兩處改變。其一,是現時邨中央巴士總站的位置略有調整,連帶秀明路被略為拉曲。其二是原來的秀茂坪道是經現在的秀豐街,後來改為經邨的外面,秀豐街則變成掘頭路。


1982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經作者加工

再往後跳十年,來到一九九三年。這時的秀茂坪邨多了一座樓,同時少了很多座樓。多了的那一座是秀明樓,也是重建前的秀茂坪邨留下來的唯一一座大廈。拆卸了的則有第1座到第17座,土地正在平整,將會變成曉麗苑。還有兩座樓是拆了又起了:秀明樓旁邊的那兩座樓,看起來和一九八二年的樣子有點像,其實是已拆卸的第26座和第27座,重建為秀安樓和秀富樓。第26座由於捲入問題公屋醜聞,要優先重建。

此外,山上面的第34座和第36座也拆了,將會變成重建後的秀康樓和秀樂樓。這個位置還要多講一下:圖中還存在的第39座和第32座,是後來秀茂坪童黨燒屍案的案發地點。


1993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往後數年,秀茂坪邨的重建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在下面這張一九九八年的圖片當中,可見邨中央部份的大多數樓宇都已移平了。原第29座至第31座的位置將會變成秀茂坪商場,留意地盤和秀富樓中間的一點綠,相信是現時秀逸樓和秀和樓中間的那顆合歡樹,從重建前保留至今。


1998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上圖當中正在重建的部分,在下面這張二零零四年的圖片都已重建完成了。上圖未開始重建的第20座至第25座,則在這張圖當中變成了一片平地,靜候將來要變成秀茂坪南邨。順帶一提,圖中可見右上角的寶達邨已落成了。


2004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來到二零一一年,秀茂坪南邨已完工。除了二零一九年才完工的秀潤樓外,秀茂坪的重建已經完成。此外,觀塘的發展繼續往山上推進,圖中可見安達臣道發展已經開始,安達邨的地盤已經平整。


2011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最後來一張二零二零年的。安達邨已建成,之後的改變都該在再往上去的山上發生了。至於秀茂坪本身,先前曾有建議要興建地鐵,後來整件事卻越來越似是為了當時建制派控制區議會而炒作出來的議題。現在選舉政治在香港已變得不重要了,秀茂坪地鐵站這件事,是否也會隨之而不了了之?


2020年;圖片來源:地政總署測繪處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