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墟移大埔

墟移大埔

文、攝:Party
  
除了一年一度年宵,其實大埔也有不少特色墟市,為市區面貌加添了活力。區內多個新舊街市,乃至地攤雲集皆百花齊放,它們各自有何特點?
  
從前的墟市墟期通常在初一或十五,現在已變為全年不定期出現。墟市不僅可以活化社區的荒廢空間,亦可解放不同社會階層的勞動力,為其帶來收入,如婦女、農夫、藝術家和年輕人等;墟市亦促進人際間的聯繫,無論是主辦單位、檔主還是市民之間,都能擦出火花。

『雜崩冷』4月墟市 探索無限可能

IMG_7374
  
「今次以『本地創作』為主題,除了見到年輕人擺賣手工藝品,亦可以跟他們一起創作,實踐社區參與藝術。這次計劃設有漂書攤位、free play 遊樂場,令參觀者可「物」有所用之餘,亦能玩得高興。」負責人黃姑娘說。
  
墟市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太和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主辦,過去兩年他們在六鄉學者園地辦過不同墟市,不斷嘗試令墟市添加更多的趣味,而與街坊合作亦有不少火花。黃姑娘笑道:「2013年的『天光墟』,讓農夫擺賣農作物,但人們不會刻意來到這裏買菜,所以很多老人家都會回到大埔墟市中心擺檔。之後我們再辦墟市,讓劏房家庭的婦女售賣手工藝品。不過原來婦女最厲害是煮飯,例如涼拌鷄絲,但賣食品又牽涉熟食牌,處理工作很複雜。後來,一大清早帶婦女買貨,竟然無貨,但下午繼續開檔……當時我們很多甩漏,但覺得每件事都好新鮮。」  

121679658_3514223915324301_8574614322727045862_n
  
黃姑娘補充:「另一次,我們邀請區外的人辦墟市,又公開招募攤位,結果十分踴躍,可能大家心態是玩一玩,因為場租100蚊一日,而我地不是牟利。最後公眾反應都很熱烈,檔攤收入也不錯。」他們每次辦墟市都戰戰兢兢,但發現有迴響便再接再厲。現時,園地的遊樂場中有一個裝置,可以玩聲音、玩水,又有草地,可設計不同活動,令墟市更多元化。

舉辦過的墟市
  
此外,過往有不少墟市出現於大埔不同角落,有些每星期舉辦一次,有些則不定期舉辦。有些地方會多次舉辦相同的墟市,方便市民的生活需要,如農墟,有些則舉辦不同主題的墟市,六鄉學習園地是一個成功例子,由『天光墟』、『毛孩大笪地』,獲得不同迴響。惟部分墟市受疫情影響,暫未有計劃復辦。

IMG_7365

一個屬於大埔人的墟市是怎樣?有大埔街坊說,是要切合大埔人需要,有主題信息就更有意義,否則,與年宵只有花檔無異,沒有意思。」;墟市統籌單位則說,希望街坊支持墟市,亦歡迎與有志者合作,因為墟市不是只有年宵。

光陰短促,墟市落幕,但一切並非虛擬。如果人人在不同墟市中穿梭,把墟市的活力移到區內每一角落,便真能做到「墟」移大埔。唯寄望疫情退下,墟市陸續重生。

IMG_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