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保育礦村 傳承歷史守護記憶

保育礦村 傳承歷史守護記憶

撰文:HEI、Moon
攝影:HEI

霧氣氤氳的山嶺,馬鞍山村隱身於一片翠綠中。五六十年代叱吒一時、村民過萬的礦業重鎮,如今只剩下疏疏落落的二百餘口人。在時代的洪流下,馬鞍山村恍如時光留駐的一角,始終依偎在早已荒廢的礦洞旁,留存了昔日歷史的蹤跡。

1949年,大公洋行礦場經營馬鞍山礦場,雄心勃勃地以鐵礦進軍國際市場、賺取外匯,對當時本地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為全港唯一鐵礦場,馬鞍山礦場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連帶附近的馬鞍山村,作為香港少有的礦村,亦是本地礦業歷史的重要一環。

五十年代起,礦工居住於馬鞍山村,基督教信義會與天主教方濟會在此建立教堂和學校,提供教學等服務,並扶窮救濟,為礦工生活注入更多色彩。這些建築後來更獲得歷史建築評級,內裏一磚一瓦皆留下礦場歲月的印記,更力證村落與礦場歷史並不可分割。

保留建築卻沒村民 只是空殼

馬鞍山村關注組在早前的城規會聆聽會上提及,如今馬鞍山村仍有礦工遺孀和後代居住,而半山亦住有曾在礦場工作的村民,他們的生活記憶可作為口述歷史,讓香港礦業史得以傳承。

香港信義會鞍山探索館館長陳子恒接受訪問時,提到探索館的工作之一,是透過舉辦導賞團等活動,讓香港市民了解礦場今昔。他們邀請村民將礦場小故事娓娓道來,與參加者展開跨世代的對話,帶領他們沿着舊日的紋理而行、感受工業年代的生活脈搏,將本地歷史傳授予新生代,薪火相傳。

村民在礦村生活,為原本空洞的「空間」建構意義。有人的「空間」才算是「地方」,只有建築、沒有村民的礦場,只是空殼。保留馬鞍山村,可留存歷史建築、人脈網絡與口耳相傳的礦場故事,將歷史硬件和軟件完整保留,對本地歷史傳承有重大意義。

飲食文化匯合 礦村精神長存

據馬鞍山村關注組所言,當年馬鞍山礦場實行判工隊制,來自五湖四海的礦工工隊聚首山頭、各佔一角:山頂的北方人、馬鞍橋的廣東人、半山的潮州人,構成了當時馬鞍山村的多元族群,更互相影響,形成有趣的文化匯合。陳子恒在訪問中,提及了「腐乳饅頭」的故事:「饅頭係北方人嘅主糧……腐乳就係南方食物。早期北方人喺度住,後來都有南方人上嚟,結果將兩樣食物 crossover(混合),變成一種新食物。」

鞍山探索館現時在馬鞍山村的信義會建築群內,經營活動中心與咖啡店,除腐乳饅頭外,我們還可以找到村內潮州婆婆的手製茶粿、賣豆腐維生的客家村民特製的豆腐花,以及形似礦石的曲奇餅,試圖重塑昔日馬鞍山村的生活文化與風土人情。

時光荏苒,往昔村民到礦場工作的畫面不再,然而馬鞍山村蘊含的精神意義卻長存。馬鞍山村關注組引用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伍美琴教授的一句話:「獅子山下(精神)是作出來的,但馬鞍山上的故事是真的。」刻苦耐勞的礦工、扶貧濟困的教會工作者、守望相助的村民,匯聚成強大能量,共同撑起礦場運作。

信義會多年前重返礦村、設立鞍山探索館服務村民,更證明同舟共濟的馬鞍山精神,一直延續至今、從未熄滅,值得我們珍而重之。

儘管見證着香港數十年來經歷填海造地的發展洗禮,但馬鞍山村這份融合了昔日礦業足跡、多元聚落文化、教會辛勤事工於一身的獨特性,確實值得作為馬鞍山人的我們好好守護。物和事雖隨年月消逝,但只要馬鞍山村仍在,昔日的足跡將會一代一代流傳下去,正如信義會出版的《礦山記憶》一書序言中所說:「我們留不住時間,但我們能守護屬於自己的記憶。」

夏日的午後,歡迎你到馬鞍山村來呷一口茶,翻開本地歷史的重大一頁,並感受「隔籬呼取盡餘杯」的鄰里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