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人跡海務漸凋零、橫水渡輪盛一時

人跡海務漸凋零、橫水渡輪盛一時

文:樹心、爛船
攝 : 爛船、竟夕

三家村擁有多達150年的歷史,棚屋、漁船、渡輪或茶果,一事一物也反映著這鄉村的歷史及文化。早年三家村已有渡輪往返筲箕灣;西貢區居民及海鮮物流亦曾依賴三家村渡輪往返市區。三家村獨特的面貌透過人們的參與及使用的空間,慢慢發展出與別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城市急促發展下,三家村渡輪碼頭的載客量大不如前,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事物彷彿失去了存在價值,許多無形的文化、回憶、歷史老店不斷被淘汰,甚至古蹟文物亦沒有生存空間。當我們嘆息這城不再是熟悉的地方時,重新認識和尊重本地文化,是我們牢記原本味道的良方,好讓這些文化、歷史和回憶的載體不會就此失去。

IMG_2662

從橫水渡到渡輪碼頭

三家村渡輪碼頭位於三家村崇信街,現時由「珊瑚海船務」營辦兩條來往西灣河、東龍洲的航線。油塘酒灣早於十九世紀初已出現小碼頭,村民可以乘坐渡仔(即由槳、櫓、帆推動的小渡船),或沿古道攀山越嶺出村。三家村當時盛產的石礦也是靠渡仔運出酒灣到廣東沿岸。二十世紀初,港島筲箕灣、西貢將軍澳及九龍灣水道一帶已有機動街渡,較落後的三家村卻只有手搖的渡仔。歷史掌故專家蘇萬興指出,直至1930年代「三順利電船公司」成立後才引入柴油推動的「電扒」,改善水路交通。由於電扒引擎聲非常嘈吵,所以俗稱「哇喇哇喇」。經過幾度易手,新三家村碼頭由1970年代啓用至今。

早於上世紀,渡海小輪曾是香港人跨越維多利亞港的主要交通工具。隨城市發展,海底隧道及地鐵陸續通車啟用,市民有更多方法往返香港島及九龍,渡輪亦漸漸成為上一代人的集體回憶。三家村渡海小輪曾是附近居民依賴的「過海」交通工具,但在時代巨輪下,只好無奈地成為懷舊產物。

三家村避風港泊滿了漁船的景象
三家村避風港泊滿了漁船的景象

珊瑚海船務有限公司營運的「珊瑚海」於1991年接手經營三家村渡輪航線。現在,與三家村渡輪碼頭相關事物的設計充滿復古情懷。船務公司曾在2016年翻新船隻,並邀請本地藝術團隊為其中一艘船塗鴉,繪畫出漁村風貌;船艙內亦放上漁網、乾草及鳥籠等懷舊裝飾;碼頭內亦放置不少懷舊擺設,如張保仔號帆船模型,冀望乘客加深認識本地漁村文化,達到推廣效果。碼頭外牆原有模仿「九龍皇帝」曾灶財的街頭塗鴉牆壁,惟最近粉漆成紅泥色外牆,令原來本土特色的裝潢失色不少。

IMG_0686

碼頭的隱藏歷史

談起三家村,大家可能認為她是屬於鯉魚門的一部分,但原來這純屬誤解。中大歷史系系主任張瑞威教授曾指出,

鯉魚門只是三家村旁邊進入維多利亞港的海道名稱,只是不知在何時,香港人將其稱之為鯉魚門。

不少人一聽見鯉魚門,自然就會想起海鮮,但原來這裏海鮮行業的興盛,背後原因竟是與「道友」有關。據《明報》報導,上世紀五十年代,三家村對外陸路交通不便,村中只得水警定時泊岸。由於警力不足,執法不勤,許多在對岸西灣河船塢工作的工人都會乘船到村裡吸毒,故村中毒品市場活躍。每天下午,特別是「太古船塢」放工或換班後,由筲箕灣去鯉魚門的渡船都擠滿乘客。

後來這班「特別的乘客」帶旺了附近賣糕點、粥、粉、麵、飯、糖水等的店家。有些人在路經渡船碼頭兩傍擺賣的魚販時,順道選購些活海鮮到附近茶居蒸炒作菜,這可說是鯉魚門「海鮮飲食業」的雛形。

油塘街坊與釣魚發燒友的聚腳點

三家村渡輪碼頭旁有一個避風塘防波堤休憩處,可見對岸西灣河及太古城的景色。從鯉魚門牌坊需多走一段路才到達休憩處,自成一角的地理位置及美麗的景色成為附近街坊及釣魚人士的「隱蔽聚腳點」,雖然污水排放及異味問題多年來仍為人咎病,但每逢假日仍吸引一家大小或市民消遣及享受釣魚樂。

IMG_0129

本是油塘居民的楊先生就是休憩處的「常客」,他表示自己釣魚技巧不佳,因此難以釣到魚獲,但即使如此,他空閒時仍會來享受垂釣之樂。

重陽節當日,居於將軍澳的阿新亦帶同女兒到休憩處釣魚,他稱以往會在鯉魚門燈塔附近垂釣,後來聽過釣魚商戶的介紹後,便改往休憩處。他表示三家村的地理位置方便,而且環境優美,故帶同女兒一起享受釣魚樂。

渡輪的艱辛

渡輪曾是港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六十年代曾有人說,只要在尖沙嘴碼頭坐上幾天,就必定會遇到認識的朋友,可見市民對渡輪的依賴。然而,近年隨著陸上交通的發展,多條海底隧道及過海鐵路的開通,渡輪港內線的重要性逐漸下降,轉變成輔助角色。翻查立法會資料,2008 年西灣河—三家村航線的總乘客人次為213,000,即平均每日600人次;至2017 年已下跌至190,000人次,平均每日500人次,而根據運輸署的統計,1978年渡輪佔公共交通乘客總人次8.3%,到了1998年已大幅下跌至1.6%,到今年10月更只剩0.8%,可見以渡輪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市民已寥寥可數。船公司更曾於2014年申請停辦西灣河至觀塘及三家村航線,幸好最後與運輸署達成調整票價協議而得而延續,難怪林鄭月娥更以「集體回憶」來形容天星小輪的營運。

渡輪仍舊航行,人跡卻已零落
渡輪仍舊航行,人跡卻已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