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識理老鼠?】因乜解究老鼠愈捉愈多?

【識理老鼠?】因乜解究老鼠愈捉愈多?

年頭食環署公佈2023年的總滅鼠量直迫十萬隻,比15年前多207%【註1】,十萬隻老鼠「被捕」看似是大數目,但街上老鼠有否明顯減少?似乎事與願違。尤其在晚上,橫街窄巷中目擊鼠輩橫行的情況屢見不鮮,究竟該如何理解滅鼠數字?捉得多老鼠就能解決鼠患問題?

老鼠愈捉愈多 不應視為滅鼠成功

經過整合和審視近15年來食環署向立法會交代的滅鼠及相關數字,發現歷年來的滅鼠量和鼠患投訴宗數皆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總滅鼠量在15年間上升兩倍,2023年總滅鼠量中有8成是活鼠,比以往激增,但再觀鼠患投訴數字在期內非但沒有改善,反而上升了57%,似乎鼠患問題日益嚴重。

年份|總滅鼠量|鼠患投訴宗數|全港鼠患參考指數

2009|31863|7063|6.1%
2010|(沒有提供)|7371|1.5%
2011|31271|6633|1.7%
2012|31396|6378|2.4%
2013|29732|6813|3.1%
2014|(沒有提供)|6624|3.2%
2015|(沒有提供)|8327|3.0%
2016|37169|9038|4.0%
2017|41038|10250|3.5%
2018|44378|11663 |(沒有提供)
2019|53986|11329 |(沒有提供)
2020|60860|10331|3.6%
2021|67182|11102 |3.1%
2022|77232|10763|3.3%
2023|97840|11075|3.8%
*欠數據項目為食環署沒有公佈相關數字

鼠患參考指數不太現實?

比對真實滅鼠量及投訴數字,食環署量度鼠患參考指數似乎有失參考價值,以往滅鼠數量和投訴數字均比較低時,鼠患指數是6.1%(2009年),近年則徘徊在3-4%之間,指數沒有明顯的趨勢反映老鼠愈捉愈多的現象,同時指數本身亦無進一步解讀的空間,以往統計「鼠患指數」的傳統方法亦被人詬病,用生蕃薯咬痕比率的計算指數方式多次被質疑方法過時,老鼠食物來源眾多,鼠患參考指數下降的原因可以是因為老鼠口味改變。

由本年度開始,食環署採用了新普查方法,注資750萬購入的熱能探測攝錄機以定時定點攝熱成像照片的方式,計算沒有拍到老鼠的照片數目佔全部照片數目的比率,得出「無鼠百分比」,不過數據只呈現老鼠有沒有出現,卻未能呈現老鼠的數量、反映問題的嚴重性,未來似乎更難從數字判斷鼠患問題的嚴重性。

解決鼠患靠逐隻捉?

老鼠愈捉愈多,解決鼠患問題不能只靠逐隻捉。食環署近年防治鼠患的工作無論是捕鼠毒鼠之計,抑或是定點觀察老鼠的活動,都是見一捉一的策略,無法從根本治理鼠患,與整頓後巷衛生問題類同,處理衛生問題非想着消除顯現的結果就是解決問題,更需要的是思考老鼠的來源問題。

鼠患非香港獨有,近年世界各地有持續討論鼠患問題,而全球暖化是令鼠患情況愈趨嚴重的其一重要因素,持續降雨讓澳洲東部、南部的農地豐收期延長,農作物增加為飢餓的老鼠提供了理想的繁殖條件【註2】;加拿大東部、美國東北部等冬季氣溫上升,以及氣候變暖令白足鼠的森林棲息地推向更北,讓白足鼠群的板圖擴大【註3】;南非開普敦亦因為更溫暖更乾燥而成為老鼠宜居城市,繁殖失控令海鳥都成為牠們的食物【註4】。

全球暖化令社區空間溫度上升,冬季縮短令老鼠繁殖的季節變長,可能是香港鼠患的根本。另一方面是環境衛生問題,街道後巷中垃圾的堆積、暖而陰暗的角落都是老鼠的溫床。從根源阻止老鼠的繁殖、降低鼠量生長的速度、尋找生態中的平衡屬長久之計,也許我們的街道需要更多老鼠的天敵--貓,助我們重捨城市的生態平衡。

【註1】歷年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討論文件
【註2】Australia’s Plague of Mice Is Devastating and Could Get a Lot Worse
【註3】Climate Change Means More Mice in Canada
【註4】A Warming Island's Mice Are Breeding Out Of Control And Eating Seabirds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