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區系列】處於屯門邊緣的小牛 被遺忘的社區—寶田

【社區系列】處於屯門邊緣的小牛 被遺忘的社區—寶田

記者:阿聰

2017年,在Facebook專頁「CityU Secret」有一名人力資源部員工撰寫了一篇文章,她認為「住屯門多數有幾樣特徵:與世隔絕,社會冷感,基層,鄉村中學,生活單調,眼界狹窄……」,後來一名中大女學生以《平行時空的屯門》為期末功課,在搜集資料時竟發現很多人都對屯門有很多錯誤的認知,如真的以為屯門有牛的論述在在反映屯門被邊緣化的情況。

更複雜的問題是,屯門面積很大,裡面由多個小社區組成。基於社區演變的情況各有不同,加上各種人為的因素,一些區域發展的步伐一直裹足不前,繼而逐漸被人遺忘,成為了邊緣地區的邊緣。

寶田這地方,對很多屯門人的印象可能只是一個巴士總站,因為到達該總站的幾條巴士線經常在屯門來回穿梭。然而,這個社區的歷史、演變及現今狀況是怎樣,相信很多人都感陌生。為喚起社會大眾對寶田區的認識,寶田區社區主任張贊華特意找來本報的記者,講解有關寶田的社區問題。

徘徊於公屋及中轉屋的夾縫間

屯門寶田邨於2000年被定性為中轉屋,以中轉屋的用途作房屋設計。然而到了2004年,基於需求問題,政府決定把部分單位改裝成公共屋邨編配給申請者。參選本屆區議會選舉的寶田區參選人張贊華指,過去這種公共政策令寶田邨處於一種尷尬的處境。他續指,有些人以公共屋邨住戶的身分長期定居於寶田,卻因他的鄰居是中轉居民,臨時居於該地,而無法建立持久的鄰舍關係。這意味著社區缺乏了凝聚力與歸屬感。

其次,他又指中轉屋的住戶多為失婚人士、居於寮屋、木屋或是被迫遷的市民,因為過去不愉快的經歷,他們的情緒及身體狀態不佳,當政府卻沒有就他們的際遇著手處理其情緒問題,反之只隨意把他們安置於一個臨時社居,只會增加更多不穩定的因素,如有居民有酗酒的情況,不時會與居民發生爭執罵戰,最後「找數」的就是該區區民。張贊華認為當務之急,是如何通過中介,如由民間自發組織一些街坊會、鄰舍互助會等等,加強居民之間的溝通,以溝通來處理因公共政策的失誤而構成的各種隔膜。

20191130_164636
左:參選寶田區的張贊華 右:參選景興區的羅焯勇

「三無」社區:無東西賣的商場、無通往鄰近社區的交通、無升降機的天橋

另一參選人羅焯勇(景興)補充,這些自發組織可能以提供福利作開始,但絕對不能只著重派福利。他說,這些自發組織的最主要目的,是要讓居民了解社區狀況,以及讓他們知道自己有權力及權利去參與社區事務。的確,一個社區存在的問題需要社群共同解決,例如寶田邨街市問題、交通問題、設施問題就非常值得關注。

交通方面,張贊華指「基於寶田無輕鐵站,街坊若出外購物,就要步行去田景搭輕鐵」即是說,如田景那邊的輕鐵線停駛,基本上那邊區與區之間的運輸系統會處於癱瘓的局面。至於商場,一直落區的張贊華用「空蕩蕩」來形容之,「之前政府將商場賣畀領展,領展將商場再賣畀另一間地產公司。」但由於中轉屋地區的環境較差,很多商鋪都不願意進駐該地,因此現在寶田街市沒有魚檔,只有兩間雜貨店、一間肉檔、菜檔、報紙檔及涼茶鋪。居在寶田邨的8,300人就有兩間連鎖快餐店可選擇,這是公共政策帶來的影響。

本來政府都有惠民措施,例如於2017年推出的「人人暢道通行計劃」,落實於寶田商場接駁盈豐商場的天橋旁建升降機。然而到了今日,政府文件依舊以勘察為由,未有交代工程進度,結果升降機計劃「只聞樓梯響」。

IMG-20191201-WA0023

街市缺食材、區內缺交通、天橋缺配套設施,令寶田猶如三「無」社區,每每只能靠他區的支援,才能應付生活。

張贊華指,區議員其實是市民與政府的橋樑,要凝聚人民,將人民的意見向政府表達。同時區議員也有責任將政府的施政告於人民,跟他們共同去改善社會的環境。」然而,過去卻因種種因素,令這個中介人的角度無法好好建立。

張又指,雖然本屆自己落選,但他仍希望透過議會的力量,凝聚社區,一方面建立歸屬感,同時也讓他們覺寫自己有權力去參與社區,從「與民同樂」到「還政於民」,令寶田的問題出現改變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