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於今天(1/9)起展開,全日有12萬6千人接受檢測。網上登記來到第四日,暫時只有60多萬人預約檢測,不足全港七分一人。本報聯乘葵衷區報的記者,分別在中午及晚上到葵芳社區會堂、長發社區中心、大窩口體育館及大窩口社區中心採訪。葵青區議員唐皓文認為檢測計劃「冇意思」,就算檢測結果為陰性也只代表檢測當日及之前並沒有感染,這不代表之後沒有染病的機會,「政府根本冇實行其他措施堵截源頭,全民檢測嘅作用真係有限。」
各個觀察點的檢測程序大致一樣:排隊進入會堂後核對身份證、進入等候區、再進入檢測區域,檢測完後則沿出口離開;平均一位街坊的採樣流程為4至5分鐘;而檢測結果呈陰性的人士,一般會在3天內收到電話短訊通知;如檢測結果呈陽性,街坊會收到衞生防護中心的通知,並需即時進入公立醫院隔離。
街坊持兩極意見 市民恐個人資料外洩
住在葵盛的李生、李太到葵芳社區會堂檢測,對整個檢測過程正面。任職的士司機的李生表示:「仲舒服過8月嗰次的士司機檢驗,今次採樣嘅過程會俾張紙巾你,又好細心咁同你講點俾佢驗。」記者問及為何上次驗完今次又再驗,旁邊的李太就表示:「佢高危呀嘛,如果每個星期都有,我都會叫佢驗。」兩人都明白是此檢測並不代表「一勞永逸」。
亦有街坊認為無需將個人資料交予政府,故不作登記。住在大窩口的35歲李先生亦稱:「唔會登記,根本就多餘,今日檢測完唔代表聽日冇事,我點解要將啲資料提供俾政府。」
知道計劃但不打算參加的丁小姐則認為:「冇需要(做檢測)囉,政府不如集中多啲資源去其他地方,例如集中檢測高危人士,或者派下口罩。」
區議員質疑檢測無用 盼市民做好預防措施
早前葵青區議會召開特別會議(28/8),在內會提出社區檢疫之可行性成疑的葵青區議員梁錦威亦認為:「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更加唔好提咩都唔係嘅『檢測』,戴好口罩勤洗手,這些看似最簡單的防疫習慣,比耗資22.5億的全民檢測更加有用。」
中大醫學院曾利用檢測結果和隱形患者傳播速度推算(以1位隱形患者在20日內傳染1人),做完全民檢測後隱形的患者的數目只會維持不變。
葵青區議員唐皓文亦指是次檢測計劃「冇意思」,就算檢測結果為陰性也只是代表該人士檢測當日及之前並沒有感染,這不代表之後並沒有染病的機會。再者他亦稱:「政府根本冇實行其他措施堵截源頭,如全面封關或者禁足令,讓陰性檢測者檢測後留在家中,全民檢測的作用只會有限。」而他亦強調「檢測不是疫苗」,「宜家檢測的數量少既話,根本搵唔到隱形既傳播鏈。」但他認為計劃原意是好的,卻沒有配合其他措施。
檢測期間提高感染風險 有街坊指設施用完未有消毒
不少接受檢測的街坊表示檢測後可求安心,而過程中亦很安全,但唐質疑政府沒有清楚告知市民檢測時的風險,「(檢測)人數多嘅時候,隱性患者喺排隊時就會同街坊長時間處於同一個地方,變相(容易)透過空氣互相傳染」。
亦有街坊向本報記者對檢測站鄰近民居表示憂慮。而曾有檢測經驗的李生亦表示:「無工作人員喺我檢測完坐過張櫈噴消毒酒精,就到下一個人驗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