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區議會專訪】建制求穩「唔玩政治」 民主派:團結應對社區挑戰

【區議會專訪】建制求穩「唔玩政治」 民主派:團結應對社區挑戰

葵青寶典記者:黃采華

新一屆區議員於本年度一月一日履新,並於一月七日舉行了第一次葵青區區議會大會,會議初段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非建制派議員動議於會議室內唱《願榮光歸香港》,屬於「少數派」的建制派隨即起身離席,以示不滿。事後雙方陣營在網上各有表態,實政圓桌徐曉杰在社交平台留言回應市民質詢,因「新任主席處理程序不公,向主席提出規程問題,但主席卻人多欺少,不理程序公義,沒有捍衛少數嘅發言權就絕不能接受,為表達不滿,只有離席抗議」,矛頭直指葵青區區議會主席民主黨單仲偕,而新任區議會副主席、「葵青傳承」張文龍則在其Facebook專頁揶揄離席的建制派「返5分鐘就唔使討論違泊、房署等等問題,真係易做。」非建制和建制派在議會內外都火花四濺,日後地區工作又會有甚麼不同?今期「葵青寶典」專訪了非建制、葵青區區議會副主席張文龍(長安)和建制派的徐曉杰(長康),一探他們來屆的議會工作。

IMG_9588
葵青區議員、實政圓桌徐曉杰(長康)

徐曉杰:處理無障礙設施 張文龍:教育居民屋邨管理常識

每區都有自身的問題,隔了一條街,風景可能已全然不同。長康邨於1979年入伙,依山而建、斜路多,發展多年,區內設施卻追不上時代的轉變,樓梯多亦為人口老化的長康邨帶來不少的挑戰。而長安邨則於1988年入伙,設施相對新穎,但多年前房屋署實施「租者置其屋計劃」,租客可購買單位,所以長安邨現成了混合型的屋邨,當中產生不少權責歸屬問題。問及兩位議員首要想處理地區什麼事情,徐曉杰最想處理長康區的無障礙設施,而張文龍則最想處理長安 邨的屋邨管理問題,「長安邨面對好多維修等屋邨管理問題,要幫佢哋知多啲屋邨管理常識, 因為好多時佢哋連個地方喺房署定管業處負責都搞唔清,(所以)想做好教育先。」

葵青區議會新景象

葵青區區議會過往由建制派把持,到今屆卻有截然不同的景象,非建制佔了27席,成了多數派,反之建制則只佔4席,成為了少數派。徐曉杰對此感到無奈,「我無奈都要接受,但我仍然可以勝出,證明做實事係有市場。」 但表示自己會一如以往:「我會聆聽居民嘅聲音,讓居民能搵到你幫手,整合和分析佢哋嘅意見,盡量滿足大部分人嘅意願。而小眾嘅議題上,若果唔影響其他人,我都會盡量幫助,如傷健人士。」而作為多數派一員的張文 龍就有所警惕:「民主派大勝,有可能真係變咗建制嘅角色……既然我哋走得入建制,我哋所有人都喺建制,只不過我哋係為香港人,以居民(的利益)為依歸,所以唔擔心結果做出來同佢哋一樣,因為我哋一定喺深思熟慮過點為居民服務。」

而問及徐如何與非建制議員相處,他則表示自己重心多放在地區問題,更明言:「我始終覺得立法會呢個平台較適合處理政治層面嘅事情。雖然我明白今次選舉政治成份佔好大比重,但我始終覺得區議員係代議地區事務,所以會將重點先放喺地區。但經過呢屆選舉後,作為區議員也都要講政治喇。」

WhatsApp Image 2020-02-21 at 1.10.53 PM
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張文龍(長安)

張則展望未來的葵青區議會資源能用得其所,「我哋想區議會資源唔再好似以前咁,例如以前嘅葵青區議會會將大部分資源放去「食」方面,就算交通安全委員會都會有茶敍。日後如果資源許可嘅話,我會想搵研究機構幫手諗啲好嘅方法去處理青衣交通問題,令居民感覺到我哋同以前當權嘅人唔同。」 一月十六日已舉行第二次葵青區區議會大會,議程中除了社區問題,如違泊問題,更出現以往極少討論的議題,如葵青區內的多宗警民衝突事件、動議設立社區連儂牆和葵青區議會緊急撥款,購買外科口罩、酒精搓手液等。

青衣的地區工作

張把握「多數派」的優勢,積極連結不同青衣區的區議員,「(我哋)有協調、分工,例如我負責交通問題,必必(青衣邨區議員王必敏)負責社區聯繫,而公民黨嘅議員就負責法律,8個區議員(青衣北)好似個團隊 咁,每人有專攻嘅事項,咁就可以分擔(職務上的)壓力或做得更多。」張文龍續稱,現正關注「一條去瑪嘉烈、新嘅小巴路線」。

擔任多屆區議員的徐曉杰表示他的辦事處過往收過不少跨區居民的求助,問及會否代他們向其區議員反映,徐稱:「始終(同其他區嘅區議員)政治上睇法唔同,我呢位實政圓桌議員,作為中間派,兩邊不討好,所以我哋都係建議求助居民直接搵返當區區議員。」而對處理其區內事務,他表現得甚有信心:「我唔太擔心,老實講,放上區議會嘅議題通常係不太能處理到。如果地區層面可以處理嘅事情,我就唔會將佢放上區議會審議浪費時間。我自己都已經聯繫到地區負責嘅部門處理。」

而張文龍則更想連結到徐那邊的居民,表示「青衣剩餘嘅三個建制選區都在山上,山上山下有啲壁壘分明, 我哋想盡量抽多啲資源輔助淨底嘅區……團隊會做番一啲可以俾山上居民做到嘅活動,唔好選唔到就完全唔理, 對下次選舉或推動民主發展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