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兆禧專題】經營廿四年腸粉檔為見街坊重開 議員憂小店失生存空間

【兆禧專題】經營廿四年腸粉檔為見街坊重開 議員憂小店失生存空間

屯敘記者:阿聰

經過大半年的翻新工程,以前僅有少量店鋪的兆禧街市搖身一變成為一條「美食街」,並於今天(6月24日)開幕。《屯敘》記者晚上特意到訪兆禧食坊,了解開幕第一天的情況。

地下暫未作打球用途

熟悉兆禧商場的街坊都知道,以往地下有兩個羽毛球場,供街坊切磋球技。但今天晚上,該地由以往漆黑一片,變得燈火通明,但用途暫時未見其跟球類運動有關。記者目睹這「地下空地」擺放了長凳,小孩及長者都在那裡休息乘涼。往前走,街坊很容易就看見中央有一個奪目大招牌,上面寫著「兆禧食坊」四字,吸引遊人或街坊駐足觀看或拍照留念。

煙較多 街坊指抽氣不足

進入食坊後,記者見大量街坊都擠進去閒逛,偶爾出現水泄不通的情況,顯然這跟以往冷清的街市大相逕庭。人多自然聲音也多,記者第一句從街坊口中接收到的訊息是:「好大煙啊,可能係太多食店,抽氣系統唔係做得咁好﹗」記者估計,光是食店於這裡已有十多間,如荷里活冰室、豪大大雞排等等。但最吸引記者注意的,是經營了二十四年多的腸粉檔。

經營廿四年腸粉檔為街坊重開

曾於碼頭區生活的街坊,都可能曾光顧李太的腸粉檔,品嚐其廉價卻白滑可口的腸粉,以及腸仔、魚蛋等小食。吃的除了是食物,還有人情味。李太說:「以前係呢度租左三間鋪,空間大,可以賣雜貨及乾糧。但而家得一個鋪位,我地就只可以賣腸粉同其他熟食﹗」明顯,跟以前兆禧商場比較,這裡的租金較貴,但為何李太仍然選擇在這裡開鋪呢﹖李太坦言:「揀呢度真係因為街坊。我係度開左鋪廿四年。翻新工程期間,好多街坊都好熱情,不斷問我地幾時返黎,我地同街坊有好多年感情,咪返黎開鋪。」旁邊的李生忍不住插嘴:「返黎吹下水,度下日辰﹗」現場所見,一些新店進駐食街,裝潢漂亮雅緻,也的確為該地添上活力。被問到會否因為租金太貴,對手多了,失去了競爭力。李太笑說:「完全冇擔心,我地冇打算同新鋪既後生仔爭,我地做到八九點就收工,所有事情都用平常心去面對﹗」

「選擇多左,裝修靚咗」

李生李太對世事坦然的態度,值得尊重。臨別前,李太還特意請記者喝冰涼的烏龍茶。鑑於現場街坊爭相向李太購物小吃,記者亦不便逗留,於是向前行。途中又看到一對情侶在食街搜索,似乎正在思考應光顧哪一家食店。街坊李生的女友表示:「而家多左好多食肆,選擇多左﹗」李生在旁邊立即說:「好想食豪大大雞排,以前要出到市中心先有得食。」對於集團式食肆的進駐,李生則說:「沒有想過這方面的問題,我只係覺得而家裝修光鮮左,四周又乾淨左,都期待佢翻新﹗」

議員憂慮小店經營困難

李生對食街持正面的評價,該區區議員甄紹南(兆禧)則認為食街有利亦有弊。甄紹南於今天早上便到兆禧食坊視察,並於下午接受記者採訪。甄紹南說:「的確,而家裝修好咗,選擇多咗,人流多咗,連付款的方式都多咗好多,可以用微信,儲分等時尚嘅繳費方式。」不過,他接著又說:「食坊經營及運作模式唔同以前,以前真係街坊自己住嘅地方自己開鋪。但好明顯,而家多咗一些集團式食肆,例如荷里活冰室喺九龍係有分店嘅。另外,我驟眼望埋去,有一些小店唔似本地街坊經營,有機會係食住本土文化的興起,以小店作為榥子吸引顧客,背後係其實以集團及連鎖的模式運作。」他又指:「今日我既嘅觀察,大概有一半係本地小店,李太間腸粉檔就係一個例子,但這裡租金貴,佢地又唔慣太夜收鋪,到底這些小店能否長時間於這裡經營,還是很快就被淘汰,都仲係未知知數。」

甄紹南又表示很多街坊跟自己一樣都持觀望的態度,自己在之後會密切留意食街的發展是否關注街坊的需要,希望街坊在享用美食之餘,都了解一下它對整個社區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