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想做就做──是一句大智慧的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
就先從「心」說起,而且會從這個角度去看──人的心都是一樣的貪婪自私。
Celine Dion的名曲之一Immortality,有一句歌詞:And I won't let my heart control my head. 同時人會用大腦、用意志控制這顆貪婪自私的心。
每分每秒,這顆心指揮著我們的心情:不開心、憎恨、恐懼……。當中大腦最難控制的可能是恐懼。
昂山素姬這樣說:Hate and fear go hand in hand. 她說恐懼會伴隨憎恨而來。所以她說她並不憎恨軟禁了她近20年的軍人政府,I think it was because I did not hate them and you cannot really be frightened of people you do not hate.人們常說鼓起勇氣克服恐懼,也許先要鼓起勇氣克服憎恨。
恐懼在心和大腦的戰爭中,誰是勝利者?如果說要阻止恐懼的出現,心一定是勝利者。因為恐懼的出現是要出現就出現,你控制不了,你只能靠意志和後天得到的知識嘗試去克服。
克服恐懼的能力,也許跟性格和個人成長過程有關──成長中得到越多的愛也許能力越強。
要是放棄戰爭,放任著貪婪恐懼……去統率一切,會有什麼後果呢?
安徒生的《影子》故事裏:一個人的影子愛上了美麗的公主,要求主人向他提供知識,而影子會給主人豐厚的待遇,但主人拒絕了。於是影子利用公主的權力把主人殺掉。
影子就是這個人的心,主人就是這個人的大腦。村上春樹對這故事的看法:面對這樣的影子,不是無視於它,而是要對抗它,並且有時要在不犧牲你作為「真人」的身份這個前提下吸納它,甚至在同它合作中抗拒它。這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智慧和勇氣,因為有時會發生危險。但如果只想逃避,不去面對,人不會真正成長和成熟。
安徒生指一顆貪婪自私的心會摧毀一個人。村上春樹說有時我們要跟它合作(像有時心想打機兩小時,大腦只容許打一小時);但主要任務還是要對抗這貪婪自私的心,否則人不會真正成長成熟。
一個人的心,可以藏著多深的黑暗面?魯迅有一段嚇人的話:「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一個人的心,壞的時候,憎恨、恐懼、貪婪、自私、瑣碎……字典上的壞詞語,都是為心而設,有些是不道德的,有些是犯法的。即使是尋常日子,憎恨和恐懼還是常客,最容易令自己不開心就是心情不好。宋慧開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我們幾曾有這樣的心情?
心的黑暗面,也許跟性格和個人成長過程有關──成長中得到越多的愛也許黑暗面越小。
但孔子不是說從心所欲嗎?不是有句話叫我們想做就做嗎?
原來孔子說他七十歲才懂得這樣做;活到七十歲才懂得按照心想做的去做──Just do it.
孔子說的從心所欲後面還有三個字──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不超越規矩、本分。
欲望與規矩水火不容。人有無盡的欲望,只是不想超越規矩不能犯法。孔子要到七十歲時,才發覺欲望就在規矩的範圍之內。於是有人說孔子七十歲時走到人生的至高境界,獲得最大的自由。
孔子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我們是否要等到八十歲?
幾千年來,人們不停說要控制這顆不羈的心,要把明天當是我們的最後一天去活,鞭策自己,抑壓懶惰,防賊一樣防著自己。但人很容易發覺,這顆心很難對抗,很難控制,例如越叫自己不要恐懼,越感恐懼,就像壓力越大,反抗力越大一樣。況且不停跟自己的心對抗,人會感到自由嗎?我們或許不祈求至高境界,但我們都想有自由的人生。
平常心或者能夠幫助我們擺脫束縛,奔向自由。平常心的其中一個解釋──接納自己。只有接納自己,接納自己這一刻的恐懼瑣碎……──知道這是成長的結果,不憎恨自己。Hate and fear go hand in hand──不憎恨人,也沒有理由對你不憎恨的人心存恐懼;不憎恨自己,自然也會減少自己心中的恐懼。面對恐懼,不是叫自己唔好驚,而是叫自己唔好憎恨自己;不憎恨心存恐懼的自己,互相扶持,才有機會驅走心中的恐懼。
平常心,或者你叫什麼也好,平常心就是接納自己,接納自己這一刻的不安,接納自己這一刻的恐懼,相信自己不逾矩的分析能力,無論如何絕不憎恨自己。
只有不憎恨自己,才有機會讓自己的靈魂自由奔放。我們也許不用等到七十歲,也可以獲得最大的自由。
Let your imagination run wild──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