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街頭視覺風景:楊佳北魏貨車體

香港街頭視覺風景:楊佳北魏貨車體

撰文:廖宇行、1994

楊佳,現年85歲,生於民國時期的廣州,自幼在書塾學習寫字,年紀輕輕已經通曉多種書法。每逢節日或辦喜事,他都會為親朋戚友寫揮春或祝賀對聯。及後,楊佳更憑藉一手好字大展拳腳,現時香港大部分貨車上的手寫字體都是楊佳師傅的墨寶。

DSC_4056

50年代時,十多歲的楊佳移居香港,先報讀新亞書院的英文會話班,學習在內地無法接觸的英語。直至二十歲左右,楊佳先後跟隨不同書法家學習書法,先跟隨書法家佘雪曼學習「宋徽宗體」,後跟隨書法家謝熙學習「隸書」,而最後拜師於書法家區建公開辦的建公書法學院學習「北魏體」。(*區建公,又名「聽香樓主」,其於30年代在香港辦學,開設建邦學習及建公書法學院,志在培育人才及弘揚書藝,對清貧學生更免費施教;區建公同時亦為一名中醫師,一生贈醫濟世。)

sinss-4

北魏體源於魏碑,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碑刻書法。碑是石刻統稱,由於古時魏書多刻在石頭上,以刀代筆,故字體風格會較鋒利;而現今看到的北魏書法除了同樣剛猛挺拔、精氣有神,更予人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因此頗受商鋪字號喜用。香港街頭常見貨車字體,其實也是「港式北魏」,而楊佳作為現時香港唯一仍在製作北魏模板字的匠人,更是包辦了全港起碼七成的貨車字。楊佳早於電腦剛普及的年代,已開始將手寫的北魏體電腦化;他會先用毛筆在不吸墨的方格紙上書寫,再利用電腦掃描成數碼圖像,然後將圖像自動勾勒成線條。而製作貨車字時,楊佳會按照客人的需求,把所需的文字輸入電腦,由電腦繪圖機打印出字稿,再用鎅刀切割成模板字。單靠一人之力,楊佳的電腦已累積近八千枚北魏體字,其毅力讓人深感敬佩。在《香港北魏真書》一書中,設計師陳濬人更命名楊佳的貨車字為「楊佳北魏貨車體」,代表著獨一無二的「香港味」。

sinss-1

香港的北魏招牌最輝煌的時期是上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觸目皆是的書法招牌塑造出一種只屬香港的文藝情懷。隨著市區重建發展,不同行業的老字號店家相繼結業倒閉。那些為人熟悉的招牌被一一拆下,換上千篇一律的LED燈牌,當年的「香港味」也彷彿隨時代遠去。楊佳師傅的堅毅與默默耕耘,提醒著我們:經歷過時代動蕩、本土文化被蠶食的香港人,已不再只追求「速食文化」,而是仍然會堅持追求生活意義和質素,在艱難的環境中繼續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DSC_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