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貧困問題長期存在而一直令人憂慮,根據《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資料顯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按相應規模家庭的原住戶月入中位數50%計算,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即有1,364,100人處於貧窮狀態。當中兒童貧窮的情況值得關注,低收入家庭兒童在學業上面臨困惑時往往難以尋求協助。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資料顯示,處於貧窮狀態的婦女,其學歷相對較低,近四成僅得小學畢業程度,未必能夠全面幫助子女解決疑難。此外,經濟環境限制了他們參加興趣班或補習班的機會。現時政府為他們提供的支助不夠全面,只包括書簿費及部份車船津貼。一般家庭兒童可以透過參加補習班提升學業,但低收入家庭兒童缺乏學習資源,所以他們相對較容易在學習進度方面落後,更可能會因此失去自信及學習的動力。
因此,本團分別於六至七月以及九至十一月與聖公會基福小學合作,舉辦兩期、共十堂的英語義教活動,分別為60名及68名小四至小五的學童提供英語教學,並希望能借是次活動提升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英語能力。另一方面,本團招募香港大學學生擔任義教委員會委員及導師,分別參與於設計教材及親身教授學童,增加他們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認知和關注。
為了提高導師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關注,本團於兩期義教活動簡介會中簡介該校低收入家庭學童的資料、他們的特定需要以及導師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讓導師更了解和照顧他們的需要。是次義教活動於聖公會基福小學的課室進行,課堂使用的教材和活動內容全都是由十多名港大同學所組成的義教委員會設計;而另外二十多位港大同學則作為導師負責教授英語知識、帶領及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為了提升學生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及英語能力,義教委員會委員們為課堂設立不同主題,如發明、環境及節日等,透過每堂的主題教導英語詞彙、句式及語法,並加插不同的小遊戲,更會有手工製作的環節,寓學習於娛樂,亦讓導師和低收入家庭兒童有更多互動機會。課堂中亦設有獎勵計劃,鼓勵所有學童積極參與回答問題及玩遊戲,累積積分換取禮物。最後,兩期義教活動的第五堂均以校內活動日作結,先重溫過去課堂所學,鞏固已有知識,及後參與英語攤位遊戲和手作攤位,以有趣味的方式重溫知識。學童與導師分組合作,分別在暑期及上學期合作完成水火箭及手工車,並於手作攤位試玩完成品。學生們十分享受當天的活動,其中有許多學生把與導師合作製作的手工帶回家留念,亦有很多學生希望日後能夠繼續參與義教活動,並一同寫心意卡給導師們。另一方面,導師亦得到了與學生相處及交流的機會,讓導師增加對他們的認識,更有許多導師把學童寫的心意卡帶回留念並表示日後會再參加與低收入家庭兒童相關的社會服務,可見他們提高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關注。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幹,沒有志趣就難以學有所成。低收入家庭兒童受經濟環境限制,未能得到適切及足夠的支援,窒礙發展成社會未來棟樑的可能性。身為大學生,我們不妨多些留意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需要,更可以踏出多一步,以自身之力去傳授知識,彌補學習機會上的差異,在他們的成長過程協助他們,實踐所學,追尋理想。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