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鄉師自然學校15年 中三生走近300公里籌款

鄉師自然學校15年 中三生走近300公里籌款

鄉師自然學校15年 中三生走近300公里籌款

【獨媒報導】在屯門新墟井頭上村,建有一座以樹蔭及山村為鄰的「野人學校」。在這裏,學生丟棄課本,教師卸下權力,留下純粹快樂的學習環境。踏入校園,闊落的操場映入眼簾,孩子奔跑追逐、在竹棚架間穿梭、在沙池裏打滾、執起蠟筆隨地作畫。

適逢創校15週年,鄉師自然學校舉辦步行籌款,由校長海星的女兒太陽鳥親身上陣,用15日徙步298公里,走遍香港四大山徑,最後回到自校。12月18日,她到達了終點,15歲的少女成功走了逾九成路程。當日沒有盛大的頒獎禮,只有簇擁而上嬉鬧的好友,及送上祝福鼓勵的老師。

為了讓教育跳出既定模式,幫學生開闢一條新的學習路,海星與另外兩名創辦人在15年前毅然辭去教師一職,創立鄉師自然學校。時光飛逝,如今校舍規模已擴大不少,不變的是仍有人前仆後繼地為同一教學理念而奮鬥,「想要一間學校,係可以令到啲小朋友開開心心咁過呢個童年,而又學到嘢。」

無標題

校長海星

15日徙步四大山徑:接觸自然、推廣自然

旅程第四日,太陽鳥及陪行老師茄子早上8時已在山頂整裝待發。已徙步數日的太陽鳥仍健步如飛,走起來毫不費力,一直擔當領頭羊的角色。言談間,她提到自己曾在網上看到有人跑完四徑,令她早已有打算挑戰。以登山這一接觸自然的方式,挑戰自己以外,亦是向外界推廣自然。她頓了頓後笑言:「仲順便籌埋款。」

太陽鳥正在主流學校就讀中三,是次挑戰會否影響學業?她卻不以為然地回答:「橫掂我都就嚟退學」,並指自己計劃在來年1月入讀「自校共學團」。共學團由自校老師籌辦,校方早已有計劃發展中學部,惟暫時只有太陽鳥一個學生,她不禁苦笑「好難收生㗎呢啲。」

無標題

太陽鳥並非跟不上進度,和老師及同學相處亦融洽,但每日沉浸在課本中的生活,令她漸漸迷失方向:「日日都淨係上堂,都唔知做乜?」主流學校沒有露營或行山等的戶外活動,授課模式亦缺乏彈性。她回想在自校就讀的日子,可以親手製作濾水器認識水,親手用葉子做實驗認識「光合作用」,穿著亦沒有條條框框限制,學生甚至可以在沙池或泥水中打滾。

種種不習慣令她醒覺,並選擇毅然退學:「就算我冇讀過主流學校,出返去啲成績都係跟得上,咁我都唔一定要讀出面啲學校啫?」
太陽鳥(右)

太陽鳥(右)

為活得開心而出生的「獅子狗」

12月18日亦是自校的開放日,不少家長到場擺攤,賺取的收入將全數贈予校方。正就讀自校學前班的獅子狗,其父母亦到場售賣生機素食小食。被問及為何讓孩子入讀自校,家長綿羊直言「我係因為有呢間學校而生小朋友嘅。」綿羊和丈夫二人在主流學校的薰陶下成長,他們不希望讓孩子的童年被沉重的課業壓力淹沒。後來,她在機緣巧合下接觸到鄉師自然學校的資訊,發現香港有容得下「愉快校園生活」的地方,才決定「一心一意要俾小朋友入呢度讀。」

綿羊的兒子獅子狗現就讀自校學前班,班上並無提早教授生字或知識,而是讓孩子學習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綿羊指,學會分辨、認識、接納情緒才是人生重要的課題,學前班每日都會抽出「淨心環節」,播放音樂並讓孩子閉上眼睛感受情緒。她笑言,獅子狗至今「未識晒26個英文字母」,但他的求知慾和求學心態卻十分旺盛,「小朋友自主想去學嘢先係最重要。」她坦言,自己受盡身邊長輩的不理解,而在自校能「識到相同理念嘅人,行呢條路冇咁孤單」,亦希望自己可以出一分力。

綿羊和獅子狗

綿羊、獅子狗

為學生開闢新學習路 老師變「野人校長」

鄉師自然學校的誕生,源於三名教師的「教育夢」。其中一名創辦人、兼現任校長海星憶述,三人本來為鄉村學校老師,即使校制已比一般主流學校彈性,但仍難擺脫香港的社會文化 —— 著重升學考試、單向教授知識、輕視親身體驗。海星的教學理念,與任職的學校背道而馳。有一次,他帶著學生去行山露營,校方發現後,以「擔心學生安全」為由將他狠狠訓斥一頓。他坦言,校方扼殺學生的學習機會,只是因為「怕好大風險,唔想承擔責任。」課堂上教學生要親近大自然,實際上卻「講一套做一套」,「咁樣學生真係學得到?」

海星期望的教育方針,是「自然教育,體驗式學習」,讓學生蓋上課本、踏出教室、親身感受課程上教授的知識。嘗試露營,讓學生自己搭營、準備食物,訓練自理能力;走出教室,讓知識不再流讓書本上;融入實作,則是讓學生從中取得成就感,「成就感係最開心、最快樂、最持久」,「平時係單向咁輸入嘅二手知識,係人哋嘅嘢,同親身去認識,實質係唔同。」

海星(左)太陽鳥(中)茄子(右)

海星、太陽鳥、茄子

不以成績定學生價值:做自己想做嘅嘢冇問題

自校課程分為學術和自然生活,前者包括中英數等必修科,學生每星期主要上一個主科,亦包括學會性質的選修科,如閃避球班、近年興起的YouTuber班等供學生選擇。逢星期五則有自然生活課,如自然公義、社會服務、冒險歷奇等課堂。此外,自校亦將不同元素融入校園生活,如當學生之間發生衝突,他們可以「入稟生活法庭」,提交由學生一人一票投選、師生共同組成的法官團進行裁決,定奪誰是誰非。

在自校,所有名銜都化成一個個自創的「自然名」,校長變成海星,老師變成茄子、海獅、小魚,學生則化身成鯊魚、蓮花、綿羊⋯⋯彼此之間再無階級之分。

無標題

自校目前只開辦學前班及小學課程,學生畢業後會否難「跟上大隊」?對海星而言,進度落後與否並不重要,即使在主流學校接受「常規」課程,仍會有「跟到嘅學生,同跟唔到嘅學生」,須視乎學生本身資質。不少自校畢業生能順利涵接至主流中學,而非「讀書料子」的學生則可在自校找到興趣所在,明白「我做自己想做嘅嘢係冇問題,唔會因此而自卑。」他亦想向所有家長傳達一個訊息,不論孩子是否有潛力讀書,「父母都可以接納小朋友多啲,聆聽多啲小朋友嘅聲音。」

自校營運之初,只有十數名學生,至今已擴張至近80人,學費勉強能應付一年近500萬的支出,「唔夠唔夠都叫捱到一年。」但海星指,自校會為基層家庭提供學費資助,減免約四分之一至一半的學費,讓家長不要因無法承擔支出而扼殺孩子享受校園生活的機會。近年,他眼見越來越多擁有相同理念的家長有意加入自校,卻偏偏遇上移民潮,令收生數再次停滯不前。

五年前,自校曾舉辦一次步行籌款,鼓勵市民循5條不同路徑爬山到鄉師自然學校。居於大埔的海星一家當時帶同6個學生,花費三日兩夜,由大埔墟站徙步走到屯門鄉師自然學校。籌款活動受不少自校學生及家長參與,成功籌得約70萬。而是次步行籌款,目標是籌得100萬,以用作修葺校園設施,及向外界推廣自校。

鄉師自然學校

地址:新界屯門新墟井頭上村87A
電話:26500588
校網:http://www.gaiaschool.edu.hk

無標題

無標題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