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過去的總會過去

過去的總會過去

題為編輯所擬

吳孟達走了,同代人難免兔死狐悲,傷感不己,因為吳孟達見證了香港電影文化的黃金歲月,也象徵著一個時代及一代人的終結。沒有吳孟達這塊不可替代的綠葉,周星馳劃時代的無里頭文化不會風靡一時,橫掃全球華人社會,成為經典,一度更被北大學生捧為時代文化Icon,作深入文化研究;而無里頭文化,從社會歷史角度觀之,其實是上一代香港人面對九七危機的集體文化回應——既然無法改變政治現實,只能戲之謔之,一笑置之,聊以自慰,笑中不無悲哀。

過去的總會過去,吳孟達一代藝人曾經為同代港人帶來歡樂,已經值得感恩懐念。千禧新世代沒有相同的社會歷史文化經歷,無法共嗚,其實正常不過,全世界都是一樣,沒有分别。時代不同了,即使今時今日的周星馳,也不是時代的寵兒,無論中港和海外,都不再是票房的保證。今年大陸春節電影一枝獨秀,短短一個星期,票房便超逾50億元人民幣,最賣座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全是國產片,已經沒有港產片以至西片的份兒。

市場決定一切,世代的爭拗也屬多餘,正如八十年代日本歌影視文化傲視全球,領導世界潮流,今天已為韓流取代,後者在政府全力扶助下,是唯一在西方國家普及文化領域最有競爭力的亞洲國家。今天的日本,再不可能出現另一個木村拓哉,不是日本新世代集體不濟事,而是國家經濟長期不振,電影及娛樂產業萎縮所致。時不我與,年輕新世代不必妄自菲薄,但也毋須上綱上綫,集體投射成為所謂「世代之爭」,除非當作宣傳,就好像兩個真假富二代互相挑機,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準備公開打擂台,「決一死戰」。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