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西環77年山貨舖下月底結業 第二代傳人稱接受時代變遷

西環77年山貨舖下月底結業 第二代傳人稱接受時代變遷

(獨媒報導)曾設自家工場編織竹籮,客戶遍佈大澳、香港仔甚至長沙灣,堅尼地城最後一間山貨店「杜洪記」紥根吉蓆街77年,終要在下月底結業。第二代傳人杜先生自8歲起向父親學藝,如今已年過七旬。全港懂得編織竹籮的師傅屈指可數,但杜生坦言,明白行業不敵時代變遷:「咁有個淘汰㗎嘛,係咁㗎啦,我接受到。」

橫樑上的地址仍沿用著吉席街的舊名「吉直街」
杜洪記杜小姐,店舖橫樑上的地址仍沿用著吉席街的舊名「吉直街」

一家下舖上居 三兄弟隨父學藝

一枝竹、數條藤,便能變化出五花八門的「山貨」,也就是取材山野的家居貨品。走進杜洪記,從清涼透氣的籐椅,到不黏灰塵的芒草掃把,渲染著一股樸實的氛圍,與大紅大綠的塑膠製品形成有趣對比。

1945年,杜先生的父親杜洪在西環吉席街60號一棟三層唐樓開業,出產自家製造的竹籮。第二代傳人杜先生早在8歲時,便隨大哥和二哥向父親學藝。當年一家人「下舖上居」,地下及一樓是工場,二樓則是住家空間。

妹妹杜小姐雖然沒有學藝,但從小出入家門都會經過工場,自然深諳山貨。說著,杜小姐頓覺惋惜,「嗰陣時應該影低佢,可惜冇影到」。小時候,兄妹們便在舖外的馬路踢足球,那年代的電車,半小時才有一班駛過。

曾設自家工場 客戶遍佈港九離島

在開業初期,杜洪記設有自家工場,專門製造竹籮,買家大多是菜欄、魚欄的商戶。杜小姐指,50年代至70年代漁業興盛,客戶遍及大澳漁村、長沙灣、香港仔的魚類批發市場。

至1973年,杜洪記搬至數個街號旁的吉席街52號。隨著漁業式微、塑膠製品興起,竹籮需求減少,杜洪記在七十年代起須購入其他山貨、塑膠用品兼賣,並在八十年代末關閉工場。

杜小姐憶述,舖頭對面曾是一大排米倉,先後變過電子廠、戲院,近年再建成臨海豪宅,杜洪記一直靜觀變遷。杜生提到,五十年代的吉席街曾有三間山貨店,後來相繼結業,杜洪記已是堅尼地城最後一間,客人亦從商戶轉成街坊客,疫情前更是外國遊客的朝聖地。

無標題

不同材質織法 各有所長

比起塑膠或尼龍製品,杜小姐形容山貨「好處多多」,笑言是「肉酸不過實用」,而不同的材質、織法各具優點,大有學問。她以籐籮為例,密度較高的「洗米籮」可以洗米去水,較疏的「石仔籮」則用來裝水泥;至於曬食物的「竹鍋」亦有不同密度,較密的適合茶葉,較疏的適合鹹魚、果皮,好處是比塑膠更耐熱,再猛的陽光也不怕。

此外,山貨店的洗鍋刷採用棕櫚樹、椰子樹的纖維,不黏油,竹製的洗鍋掃更是中菜大廚洗鑊時的法寶,「加水攪一攪,已經無晒油,如果佢用百潔布,三兩日(黏滿油)就要掉了」。

耐用是山貨一大優點。杜小姐再指一指籐呼拉圈,強調粗籐需要十多年才能種成,相當堅韌,「你要揈,揈兩代都未爛啊」,何況竹籐均會隨著時間而硬化,越久越耐用。

廚師洗鑊用的竹掃
廚師洗鑊用的竹掃

竹籮與籐呼拉圈
竹籮與籐呼拉圈

洗米籮
洗米籮

全港最後兩三人 竹籮手藝料失傳

結業消息一出,不少街坊到場敘舊,也有區外客把握機會尋寶。杜小姐提到,出於懷舊或者環保,近年多了年輕人光顧,最近僅餘的數個籐枕頭也全被年輕人買走。不過,山貨店始終步入夕陽。當年的三兄弟檔中,兩位兄長先後離世,杜生年紀漸大,加上無意讓下一代繼承,店舖將在下月底結業。

杜小姐估計,全港懂得編織竹籮的本地師傅不超過兩三人,「都冇㗎啦⋯你無可能揾到呢啲師傅㗎啦」。杜生則坦言,明白行業敵不過時代變遷,「咁有個淘汰㗎嘛,係咁㗎啦,我接受到」。

如果有年青人願意入行,復興本地山貨,杜生有何忠告?他卻看得很淡,只苦笑道「唉,你估真係日本人咩,(山貨)𠝹手𠝹腳,唔得㗎,我會叫佢唔好做」。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