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紙包飲品盒回收廠「Mil Mill喵坊」在2022年不獲科技園續租,須斥逾千萬元搬遷廠房,但新廠房開放日因食環署收到投訴需取消。90後的助理市場經理劉浩賢(Kelvin)接受《獨媒》訪問,形容開放日取消「不能說是壞事」,因事件令更多人留意喵坊的工作。他又說,未來盼繼續深耕細作,教育大眾做好回收減廢,並穩守在香港的業務,待收支平衡再考慮到新加坡發展。
新廠添棉麻打漿機 全靠太陽能發電
喵坊最為人熟知的,是於6年前建立了全港首間回收紙包飲品盒的工廠,將混合膠、鋁箔和紙三種材質的紙包盒製成紙漿,再出口製作廁紙、再生A4紙等環保產品,技術甚至吸引新加坡官員注意。不過在2022年,即喵坊設廠第三年,科技園拒再續租予喵坊。事件引發公眾討論,但喵坊仍逃不過被逼遷的命運,前年需斥過千萬在粉嶺坪輋重置廠房,去年7月才重新「開機」製漿。
「嚴格來講我們不是搬廠,而是拆了元朗舊廠,再在粉嶺建一間新廠。」新廠房面積約兩萬平方呎,全靠太陽能發電。相比元朗舊廠,這裡空間大得多,設有教育中心和員工飯堂,但廠房電力則不及舊廠,要重新規劃開動機器的時間表。Kelvin:「舊廠可以一次過開晒所有打漿機、磨漿機等等,在這裡就要分開處理。」
新廠的「亮點」之一,是添置了棉麻打漿機器,能夠從酒店回收的毛巾、浴袍等棉麻產品中提取纖維,再加入到造紙原材料,以提升回收紙漿的質素。此外,新廠的擠漿機脫水效率更高,「舊廠的紙漿是一粒粒的,擠漿之後都要等它乾一陣先可以出口;這部新機可以將水份減到百分之五十以下,變成一塊塊好像地氈的物料,直接出口。」
入學校推回收及減廢教育 改良產品引企業合作
喵坊目前仍是本地唯一有能力處理紙包盒的回收廠,由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回收的紙包盒都會交由他們處理。Kelvin說,廠房一日最多可以將50噸紙包盒打成紙漿,不過現時回收量平均每日只有兩噸:「其實我們看到,有很大空間可以繼續收多一點。」所以,喵坊在推動回收之餘一直兼顧教育工作,包括到學校進行講座、以「喵巴士」遊走各區收集可回收物和漂書等。
他形容,教育是深耕細作的工作,難以在短期內看到明顯的轉變,只能循序漸進讓社會大眾認識「紙包盒、抹手紙、棉麻都可以回收」等概念。喵坊計劃,未來會更積極以社交媒體推動環保教育,例如以帖文形式解說回收知識和喵坊的工作、拍片介紹廠房設施等。
除了走入學校和社區,喵坊亦不斷聯絡非牟利機構和和企業,嘗試推動環境保育相關的合作。例如在渣打馬拉松日,有環保組織設立回收站,將賽事中使用的紙杯、飲品盒及紙品交給喵坊,亦有合作夥伴與喵坊一同 建立舊衣物回收網,再將衣服送給基層或貧困家庭。
回收工作以外,喵坊積極改良各類環保產品質素,包括把天然酵素洗衣球轉成更迷你的包裝,方便一般家庭使用,又正研究改善紙品質素,嘗試吸引更多大企業、商場等轉用100%由香港廢紙再生製成的抹手紙:「很多公司都是以價錢為主要考量,我們要思考怎樣在控制成本、提供合適價格之餘,讓更多公司選擇用喵坊的產品。」
暫未計劃再辦開放日 私人參觀團預約增五成
搬廠之前,喵坊曾多次舉辦開放活動,讓公眾親自把回收物帶到廠房和觀摩打漿機運作,尤其受一家大小歡迎。原本,喵坊也計劃在3月初舉辦新廠房的首個開放日,並準備了大大小小的活動。惟在開放日前一周,喵坊負責人盧智聰接獲食環署通知,署方稱收到投訴,指喵坊未有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開放日最終須取消。
除了食環署,該個星期還有兩個政府部門,包括消防處和警方到喵坊巡視,稱接獲涉及「火警危險」和「非法集結」的投訴。事件令人無奈,但Kelvin觀察到喵坊近日的社交媒體帖文多了人看,從結果來看「不能說是壞事」,至少讓更多人了解喵坊的工作。不過,他坦言現階段未有計劃再舉辦開放活動:「我們要100%確保所有來的人有好的體驗才可以做。」
雖然開放日取消,想參觀喵坊也非沒有辦法。現時,喵坊設有「私人參觀團」,開放予學校、機構或社區團體報名。Kelvin指,過去平均一個月有十多團,但開放日取消後,4、5月的參觀團預約增加大概五成。每團參觀時間約兩小時,參觀者除了有機會親睹機器將各類紙張、棉麻等打碎成漿,也可體驗製作再生紙或擴香石的工作坊。
「搬廠」後財政緊張 盼先穩守香港業務再考慮外地發展
早在兩年前,喵坊已計劃在新加坡設廠,更曾派員到當地視察各官員洽談。不過,Kelvin坦言尚未有具體時間表,因現階段要先穩守喵坊在香港的業務,待財政狀況穩定後,「收入多了的時候再考慮(到新加坡設廠)。」他解釋,喵坊「搬廠」後財政緊張,目前未有足夠能力支援大規模的發展:「雖然新加坡承諾讓我們以較相宜的租金,去長時間租用一間廠房,但機器、人手、回收網絡等等,都要由我們負責。」
若用足球作比喻,Kelvin說喵坊現在偏向「穩守突擊」的狀態:「喵坊與其他回收的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在社會上可能有一定影響力,所以會隨著政策和社會環境變化去調整營運方針。你問我樂不樂觀的話,我暫時覺得要先繼續做好我們現有的事,不會說想做到很多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