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修、公主 攝:公主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寫下這句的魯迅一直視香港為畏途。1927年他來港演講正值腳傷「不能到街上閒走」,放眼看去又盡是殖民者和遺老,理所當然不會覺得蕞爾小島有甚麼「好路數」。幾年後魯迅大概經已忘記香港,但香港有個後生仔叫吳灞陵,帶著幾個朋友到島上一處叫大埔的鄉下地方逛果園、撩女仔,九十年後,他走過的路不單沒有漫生野草,全世界旅客都說那裡有好路,行路的都到。
1930年吳灞陵26歲,在《華僑日報》擔任編輯,終其一生都為這份報紙服務。吳氏是名編輯收藏家,1976年去世後,他收藏的千多份香港書報創刊號悉數捐贈香港大學孔安道圖書館,此外也是行山家,是本地歷史最悠久的行山團體庸社行友(1932年成立)創辦人。按理「報聖」珍藏,理應深鎖學院重門。然而數年前資深報人及收藏家鄭明仁老總的一位朋友,他路過深水埗一家舊書店,通知鄭明仁書架上藏著兩疊以牛皮紙包裹的舊報。當鄭老總打聽到雞皮紙上寫著「吳灞陵收藏」,二話不說重金購下。
大埔旅行團踏出本港山友第一步
鄭明仁手上的吳灞陵舊藏盡集香港最早期報載行山資料。第一疊舊報扉頁大書「庸社文獻第一種 吳灞陵珍藏」,小字則寫「庸社前身香海秋季旅行團主編 香港第一個旅行專輯」。所謂第一個旅行專輯,係指1930年10月22至24日《華僑日報》附屬報紙《香港南中報》專欄「南國之風」的大埔專題,專題記述吳灞陵與五名記者結伴同遊大埔,參觀原國民黨軍長李福林在康樂園開拓的果園,途中紀錄墟市鄉下魚腥氣息,順道對酒樓女侍應評頭品足。這份大埔專題雖然只出了三天,但已踏出無數本地山友的第一步。根據另一份資料「庸社文獻第六種 庸社十九周年社慶之紀念特刊」,回顧在1930年五個青年記者朋友「組成一個大埔旅行團」,旅行受到廣泛關注,漸漸糾集本地行山友好。這群行山愛好者在吳灞陵的帶引下,在1932年12月4日於《華僑日報》另一份聯營報紙《南強日報》以庸社名義主編「旅行周刊」,並把當天定為創社日。「旅行周刊」發表了50期,至1933年杪結束,不過庸社行友至今沒有完,去年因應武肺疫情在網站和臉書宣布暫停活動,待疫情緩和再捲土重來。
老總珍藏重現消失的路線
《埔報》編輯一度走訪鄭明仁北角老總書房。鄭老總跟本報編輯討論到報紙來源,估計是庸社成員清理舊物,意外讓珍品流落書肆。老總藏書豐富,上述第一疊舊報珍藏在香港書展展出後,竟已煙沒書海,但承蒙老總慷慨,找出並借出第二疊報紙,揭示大埔與香港行山歷史的深厚淵源。第二疊雞皮紙上書「華僑日報旅行雙周刊 吳樷[叢]主編」,內有1934年「香海濤聲」附刊「旅行生活」,此為「旅行周刊」後續的新專輯。第一期有江山故人撰文,記述〈由荃灣跨大帽山頂經林村凹到大埔墟〉,該路線以荃灣為起點,經新洞屋至魯圍村(今老圍村),從村的西方循小徑登上大帽山,再由正峰北降,沿觀音逕向東北而行,「過臥雲亭,沿林村畔經塘面、鍾屋等村而至大埔路之快樂亭[……]再往大埔墟不遠矣」,全程需七個半小時。「江山故人」即本地著名旅行家黃佩佳,他年輕時走訪新界各處名勝,三十年代組織「雄風旅行團」,並在庸社創辦後與之合流 。據說黃佩佳在1943年北上抗日,和平前後失去音訊,後來有學者沈思把他的詩文結集成《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一書。
新娘潭到大粉古道 行友的歸宿
《華僑日報》在日治時期維持有限經營,香港重光後恢復了戰前的編輯部,行山版也在1948年以「旅行雙周刊 」的名義復活。雖然飽歷戰火,大埔在山友心中仍佔有重要地位。「旅行」第一期刊出騖洋客〈半春園巡禮〉,作者解釋半春園雖然有名,但戰前可以自由進出,戰後需要得到園主的許可,公園私有化反而令人感覺新鮮。文章介紹了園中風景、各書畫的來歷外,特別強調了當中的夢月池,「旅行雙周刊」每每介紹抖暑勝地,例必提到去這裡游泳。第二期鳳子〈山青水綠集〉概述了本地旅遊的發展面貌,憶述戰時失蹤的黃佩佳,少年時代已獨自前往新娘潭。今時今日遊覽新娘潭,只要乘車再走一小段就能抵達,但對當時行友尤其是年輕人來說,新娘潭可謂隱世秘境。「旅行雙周刊」還刊發了不少大埔遊的文章,包括探訪桃源洞(以前鑪鋒學院附近,現今御峰豪園及定慧寺一帶)、講述作者多次迷路後終於找到林村瀑布(現今梧桐寨瀑布群)、在圓洲短堤看月色(即今元洲仔)。除了各種「輕鬆」旅遊,庸社還經常組織季度山遊,大埔古道亦佔有一席位。例如該社1951年第十三至十五回寒季旅行,就辦了一次古道遊。據吳叢(吳灞陵)所述,「採連環縱走作法。這作法之目的,是要從九龍走到粉嶺,完全遵照古道走法。因為山高路遠,一天不能完成,要分三回走完。」庸社首先在兩星期走完「西沙古道」(牛池灣至沙田)以及「沙大古道」(沙田車站至大埔墟),最後一回,1951年3月25日有53人走完「大粉古道」(大埔舊墟天后廟至粉嶺車站)。
埔報旅行團 實地考察「大粉古道」
「大粉古道」的路線,即是從天后廟登上白雲山,走進沙螺洞,經流水響、布吉仔、汀頭角、大汀、龍躍頭、聯和墟、粉嶺車站。庸社當時在沙螺洞玩了一個多小時,全程要七小時十五分。「埔報旅行團」在一個週日實地考察,先從大埔天后廟登上「白雲山」,從前的「白雲山」現已改名叫「九龍坑山」,那為甚麼有「白雲山」之稱的由來?它的英文名字叫(Cloudy Hill),比照之下相信讀者已看出名字演變的痕跡。今日登上「九龍坑山」,,從大埔頭徑走至盡頭的公廁附近位置起步上山,途經四個涼亭(約三十分鐘的路程)。附近居民稱之為:一亭、二亭、三亭及四亭。一亭沒有甚麼景觀;二亭可以看到康樂園,三亭位處較高,觀景相對更開揚,可看到富善及富亨邨; 四亭可以看到整個大埔。在四亭附近有不少居民自製的韆鞦及做運動的設施,真像一個大埔的後花園。再往前走大約四十分鐘,才到達以前的「白雲山」(即現在「九龍坑山」的山頂),可以鳥瞰整個大埔之餘,更能看見吐露港及大美督的堤壩,有種大地在我腳下的感覺。之後由「九龍坑山」山頂走三十分鐘,途經一個發射塔就到達沙螺洞。沙螺洞名稱的由來,並不是該處有一個洞穴,而是洞的名字帶有以前古代輋民聚落的痕跡。原有沙螺洞曾有三條村落,分別是:張屋、李屋及老圍,但現在的沙螺洞,只剩張記士多,提供飲品、食物,還有豆腐花給旅遊人仕作補給之用。沿着指示牌走,經過高高低低的山路,走九十分鐘可到達流水響水塘,該處有「天空之鏡」的美譽,在秋冬過後,大約一月上旬至二月上旬,樹葉會漸變成橙紅色,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觀賞。再沿著已開發的村路往布吉仔(現為粉嶺布格仔),需時約二十分鐘,在皇后山附近以四十分鐘沿路經過興建中的皇后山邨,轉右能看見一片草原,再向前走會穿梭於東閣圍、永寧村村屋之中,才走至龍躍頭。但古道中所提及的汀頭角、大汀現在在地圖上卻找不到了。所以《埔報》記者就順路由龍躍頭走至粉嶺火車站,完滿結束是次的「大粉古道」旅程,全程需時六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