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生命同行者

生命同行者

「床邊關顧」時Paul必會坐在椅上,讓病人能自如地直視自己,毋須因仰視而令肩頸不適。

「床邊關顧是一種與病人同行的工作,我們需要尊重生命,讓病人和家屬在這艱難日子裡,彼此都能生死相安。然而,凡事不能勉強,一切講求『緣』字 ── 人緣和機緣。」關先生言簡意賅道出床邊關顧的意義與條件的配合。

圖、文:善寧會提供

關先生從事教育工作40年, 是一名中學教師,任教生物科和宗教倫理科,熱愛生命。他於2009年退休,希望為醫院病人提供床邊關顧,於是接受及完成了多個由醫院及寧養機構舉辦的紓緩科義工培訓,包括臨床醫院牧靈課程(CPE)、晚晴照顧及寧養訓練等。

目前,Paul是我們「床邊關顧」的義工,他每星期兩天到善寧之家,進入病房探望晚期病人聆聽他們和家屬的心靈需要,並給予關懷、安慰、疏導情緒和支持,幫助他解開心結。

關愛與尊重 不做判官

從中學的生物實驗室到病房,他笑言一生都從事與「人」有關的工作,皆因自己喜歡探索生命。「生命就是傳承。至親雖已離去,其精神卻活在留者心中,延續一代接一代的愛。床邊關顧的工作,讓我接觸許多病人和家屬;有年青時當苦力艱苦工作養活一家的父親、有一生只為他人付出和照顧別人的媽姐(馬姐)、有在奶奶臨終前悔過的媳婦…細聽他們人生的苦與樂,見證生命的傳承。」

人與萬物同為一體,我們影響周邊的人和事,也被周邊的人和事所影響。因此,擔任「床邊關顧」的義工須具備良好的心理質素, 富同理心、有耐性、成熟、樂意聆聽、正向人生觀、懂得尊重別人、尊重生命等要素。Paul認為床邊關顧的義工,要清楚自己的角色,不是人生導師或顧問,毋須對病人所思所感提供任何意見或建議,亦不應加上自己的主觀判斷,反之要對病人真誠的尊重,意識上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是「生命的同行者」,並非「生命的判官」。

P02 (2)
進入病房前,Paul會先向護士了解病人情況。

初見也是送別

人生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對晚期病人而言。「每次進入病房前,我會對自己說『珍惜與他們每次的相遇,因為可能再沒有下次』。凡事都講求條件配合,能否幫助病人釋懷與放下,一切都是『緣』,所以我必須全情投入、聆聽與陪伴;可能是病人的狀態欠佳而謝絕探訪,欠的是『人緣』,又可能我再到病房時病人已離世,欠的是『機緣』。」

生命連繫生命,互為相向。因此,只要病人願意分享,Paul都會真誠地聆聽他們的痛苦和往事,與病人一起回顧他的一生,適時對病人讚許,肯定他的過去、為家庭的付出和愛,確實不枉此生。同時,他亦運用病人的自述,引導家人進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疏導他們內心的不安和遺憾,從而讓彼此學習釋懷、放下,既不糾結過去,亦不憂心未來,善生善別。「感恩(上天安排我來)善寧之家給我機會,為晚期病人『床邊關顧』,讓我看到生命中的情與義、善與愛。因為當我聆聽病人的分享時,就如與他們在晚晴生命路上並肩同行。」Paul笑道。

P03 (1)
用愛與恕做到釋懷、不糾結過去、不憂心未來,便能善生善別。

P04
Paul向臨床社工了解病人與家屬的情況及需要,以提供適切的情緒支援。

P05
「床邊關顧」的義工 ── 關先生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