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新光戲院結業在即 李居明嘆如郭靖失守襄陽

新光戲院結業在即  李居明嘆如郭靖失守襄陽

(獨媒報導)位於北角的新光戲院現址僑輝大廈業權,在去年被本地教會購入,並在今年3月結業。劇院今日舉行開放日,負責經營的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更以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郭靖戰死襄陽城作比喻,對記者稱:「始終都冇辦法守住呢個襄陽城,我哋好似郭靖咁,冇辦法。」

被譽為香港粵劇殿堂的新光戲院,現時僑輝大廈地下至五樓為戲院及商業部份,六樓是住宅。本地教會The Island Evangelical Community Church 去年2月以7.5億元購入大廈77.41%業權,新光戲院將在3月3日結業,劇院今早舉行開放日,吸引過百名市民排隊參觀。

新光劇院在1972年開幕,不少粵劇名伶都曾在該處演出,並為本港僅存的私營大型粵劇表演場地。新光在2005年及2012年亦曾傳出結業危機,業主在2005年欲將物業改為主題商場,最後由汪明荃代表業界與業主交涉,時任民政局局長何志平亦參與斡旋,最後得以繼續營運。在2012年,業主原不欲續租,最後由本身是堪輿學家的李居明參與斡旋,並接手及投資作翻新,並改名為「新光戲院大劇場」營運至今。

放映室職員向到場市民打招呼。
放映室職員向到場市民打招呼。

放映廳外對聯
放映廳外對聯

過百市民排隊等候參觀 李居明:希望仲有奇蹟啦

劇院今早舉行開放日,過百名市民在開始前已排隊等候進入,當中除了長者外,亦不乏青年人和小朋友到場。劇院除了開放不同區域供市民參觀和舉辦導賞活動外,亦有數名粵劇生旦在大堂與市民合照留念。位劇院三樓的「拱形走廊」,則展出關於戲院的歷史資料和昔日門票,不少市民停留「打卡」留念。

未及十時,市民已到場等侯,新光戲院大排長龍。
未及十時,市民已到場等侯,新光戲院大排長龍。

李居明今早到劇院對參觀的市民致意,他以「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形容結業,稱曾向新業主商討有關繼續合作安排,但最後仍因「宗教理由」未能成事。不過,李居明表示,希望對方能在最後兩個月改變想法,允許劇院繼續營運:「希望仲有奇蹟啦,希望可以感動到教會方面,用新嘅形式同我哋合作。」

自接手經營後,李居明兼任編劇推出多套劇目,包括《蝶海情僧》、《粵劇毛澤東》及《粵劇特朗普》等以推動粵劇文化。他稱已盡力保育劇院,但依舊難逃時代轉變,被迫光榮結業,更以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郭靖戰死襄陽城作比喻。

李居明到場,被大批市民包圍
李居明到場,被大批市民包圍

與教會協商不果 稱對方曾稱改建後仍可演出粵劇

至於能否再次挽狂瀾,李居明稱曾多次與教會協商,但仍因宗教原因未能保留,對未能成功遊說教會認同其提出的「雙贏計畫」感到可惜。他解釋,教會欲將大廈改建成多功能社區會堂,亦不需要「殺院」,認為雙方應應尊重對方的宗教信仰:「我冇反對你擺十字架,不過你唔好反對我擺華光師傅,但(教會)肯定會反對。」

李居明續指,對方曾稱多功能社區會堂未來仍然可以演出粵劇,但認為改建後將失去在新光戲院演出的意義:「嗰陣時都唔係新光啦,咁我都唔願意入嚟做啦。你入去基督教會堂做粵劇,又唔畀我拜華光師傅,咁我做嚟做咩呢?」

《獨媒》問李居明,政府有否介入或提供協助以保留新光戲院。李居明先稱「你問政府好啲」,指假若政府有出手,劇院便不會換來結業的結果:「如果佢(政府)能夠有聯繫或者傾談嘅話,今日個結果應該唔係咁樣囉。」

李居明:新光結業將加劇粵劇演出場地不足問題

談到即將光榮結業,李居明形容是可惜及可悲,慨嘆任何事物總有一天會離開,但認為新光多年來在粵劇界和觀眾心中留低了許多愛與回憶,對劇院多年來帶來的回憶表示感恩和答謝,「感恩新光畀到咁好嘅52年我哋,我哋要多謝佢為香港嘅文化畀出咗咁大貢獻」,以「難過之中的感恩」總結新光結束經營的感受。

被問到新光結業對本地粵劇劇團的影響,李居明則指香港現時沒有足夠的粵劇演出場地,預料未來大型粵劇只能在政府場地演出。他補充說,由於劇團受規例所限,每年只可以申請一個檔期,新光結業將加劇粵劇演出場地不足的問題。

粵劇演員感遺憾 指新光戲院較多忠實粉絲

在新光戲院結業後,粵劇演出場地減少,一眾粵劇演員首當其衝受影響。23歲的粵劇小生鄧海鵬接受《獨媒》訪問時指,對新光戲院結業感到遺憾,認為新光歷史悠久,並且是現時粵劇的主要演出場地,結業會令演出機會減少,「冇咗新光嘅話,就會少咗好多演出嘅機會」。

鄧海鵬
鄧海鵬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早前曾回覆議員,就新光結業的口頭質詢時,曾指香港仍有不同演出粵劇場地。鄧海鵬就認為,新光戲院較其他場地的觀眾更多,而且較多忠實粉絲入場支持。他認為,政府應提供更多演出機會和場地支援,令粵劇劇團有更多演出機會。他不忘呼籲市民,「冇咗新光,粵劇都會繼續,希望繼續多多支持」。

市民盼政府出手保留 配合「無處不旅遊」方針

除了一眾粵劇演員,新光結業同令戲迷觀看粵劇的機會減少。陳女士一直會到新光戲院觀賞粵劇,今日趁開放日特意攜同孫兒前來參觀,見證劇院「最後一程」。她指新光已有50多年的歷史,而且意義悠久,對結業感到可惜。

陳女士
陳女士

市民拍照留念

此外,有市民就以素描記錄新光戲院的最後風采,李女士指新光戲院的裝修獨特,包括舞台前的演奏樂團成員座席及中式花紋的欄杆,並有著舊式單幢大型戲院的氛圍,認為十分值得保留。她希望政府能出手,因為新光戲院一直是北角的著名景點,可配合「無處不旅遊」的方針,並吸引遊客到場。

李女士
李女士

中式花紋欄桿
中式花紋欄桿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