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囚在時間的牢中,無盡的意念流瀉一地——黎振寧在廿四小時中,以極慢動作,探索時間、身體與意念的張力——這一直影響他的創作,甚至處世之道。
香港行為藝術家黎振寧,Dick,曾經也是一名上班族,在智障兒童中心及中小學教授藝術課程。到了二零一六年,上海街「碧波押」藝術空間成立,油麻地開始有頻繁的展覽和行為藝術活動,Dick因此認識了一群行為藝術家,一起創作,專注探討時間、空間與意念的平衡。二零一七年開始,他更與友人在熙龍里合伙經營「PRÉCÉDÉE畫廊」,涉足藝術教育、行為藝術及策展等多個範疇。
行為藝術就是和身體說話
Dick形容,行為藝術是以動作向觀眾說話︰「大家相遇聚合,得到不同經驗及感受,各自消化,帶著走下去。」他試過連續廿四小時做行為藝術,令精神意志瀕臨壓垮,但老師的一言點醒了他:「那就讓身體直接呈現出來吧!」他嘗試誠實面對,後來在錄製作品時,果然睡著了。結果打瞌睡的頭顱,隨着時間而轉變的天色,都成為了作品影片的一部分。他恍惚明白,放開執念,讓身體跟隨時間的節奏,不再與時間賽跑,才是自然不過的事。
對Dick來說,行為藝術不為炫耀身體,他作品裡的行為平實,搬動木棒,緩慢爬行,躺下,教城市人反思︰應該如何運用身體?我們多久沒放空自己呢?多久才可以放下無止境的追求,去感受身體的需要呢?
「行為藝術是共存與平衡,無論是身體、空間、物料、觀眾,或是自己。」
自由意念
「上班上學的活動都被安插目標意義,很少時候我們是自由的。」Dick最近參與一個戲劇工作坊,導師指示他們用泥掩埋身體,動作重複且枯燥,他卻從中找到自我:「我問自己,這樣做是為要滿足指令,還是放鬆身心?行動雖不到我控制,但我能控制這段時間的心態,在意識上找到自由。」
Dick坦言,自己也會受既定價值觀干擾:一開始創作時,他渴求別人明白,大寫文章,解釋理念。後來卻想通了︰「創作不為征服人——給別人空間理解,也是給自己空間創作。」社會成功價值時會竄進腦袋,迫他與其他藝術家比較。但他不斷提醒自己,應欣賞現有的事物,從此找回處世之道:「有陌生人願意抽空來看作品,已是緣份;若無人來,能獨處做自己,也很難得。」藝術就如修行,讓他抹去社會思想框框,賦予身體自由,找回內心平衡。
活在當下
如此澄明的心境,終遇風高浪急的時代――Dick指內心最大的拉扯,是現時失衡的社會:政治高壓、人心不安。「有人在作品中粗暴反映時代,有人冷待時代大洪流,每個人都要重尋自己的位置。」有的藝術家遠離時代,閉門畫山水畫;Dick選擇在創作中真誠抒發自己,不乏回應時代的創作︰把外賣紙袋當口罩戴,關注疫情下環保問題;把本地歌手VCD封面的字重組,合成回應社運的字句;在面臨清拆的村落裡撿拾木瓜核,裝進BB彈槍,控訴土地霸權。身在亂世如何自處?他爽快回答:「每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那就活好今天!」堅持活在當下,回應萬變的時代:做面澄淨的鏡子,當下或明或暗,都如實反映,直率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