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太空館推新專題展覽「中國登月探火」 助理館長:望吸引年青人投身航天事業

太空館推新專題展覽「中國登月探火」 助理館長:望吸引年青人投身航天事業

【獨媒報導】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港府各部門力推弘揚中華文化系列活動,其中香港太空館今日(27日)起推出新專題展覽「中國登月探火」,介紹中國月球及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成果,並展出「玉兔號」月球車和「祝融號」火星車的1:1比例模型。一級助理館長方慧晶表示,中國航天發展一日千里,期望展覽令更多年青參觀甚至投身航天事業發展。

無標題
方慧晶

無標題

展出玉兔號、祝融號模型

專題展覽由今天開始至下年3月24日,其中包括2013年12月登陸月球的「玉兔號」月球車,以及2021年5月登陸火星的「祝融號」火星車1:1比例模型。 方慧晶提到展期完結後,其中一個模型會擺放於常設展覧廳。為配合是次展覽,太空館亦設有相關講座和電影欣賞環節,同時設計航天相關的幼稚園工作紙,讓社會不同人士了解中國蓬勃的航空業發展。

適逢嫦娥任務探測器20週年,「玉兔號」是其探測器搭載的首輛中國月球車,任務為進行無人月面巡視勘察,調查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同時能耐受真空和強輻射。二級助理館長冼凱敏提到「玉兔號」設有導航及全景相機,協助拍攝和調查地形,以便在月球向前走。同時設有粒刺子激發X射線譜儀,讓科學家探測月壤厚度和成分。「玉兔號」亦設有太陽能板,並會為了減少熱力流失,在晚上將其中一邊翼收起,令其太陽能板處於收攏的狀態。

無標題

而「祝融號」火星車由天問一號探測器搭載,是中國首個在地球的行星上運行的巡視器。火星車的任務則為進行無人巡視勘察,執行既定探測任務,能抵受沙塵暴和惡劣低溫環境。車中設有導航地形相機,從而獲取地形資料。
 
無標題
左起:冼凱敏、方慧晶、許頴騫

二級助理館長許頴騫提到由於火星和月球之間的距離較遠,溝通上會有20分鐘延誤,所以火星車會設有天線,協助與月球地面上的人員溝通。「祝融號」的太陽能板面積比「玉兔號」較大,令其能夠吸收更多陽光和增加靈活度。許頴騫續指,火星沙塵暴較多,所以設計團隊便思考太陽能板的靈活度能否撥走覆蓋在太陽能板上的塵埃和泥土。她亦提到車的外型如一隻蝴蝶,並設有可以靈活轉動的六個車輪,如「後轆」陷入泥沙,「前轆」亦可協助車身騰起,離開凹陷位置。

無標題

設互動電子螢幕 幼稚園工作紙介紹航天知識

許頴騫表示,模型後方設有電子螢幕,播放月球和火星的片段,讓市民感受月球和火星的環境。模型前亦設有月球和火星正面及背面的模型,希望能讓公眾透過觸摸模型,感受其地貌特徵。 模型旁邊亦設有互動螢幕,令市民能深入了解「玉兔號」和「祝融號」的地圖,以及本地在中國航空發展上的貢獻。

無標題

除展覽之外,太空館亦會設有相關講座和電影欣賞環節。電影會講述火星和地球探索的歷程,內容的深淺程度亦調校至適合公眾人士,期望能讓大眾了解中國航空方面的成就。在學校方面,方慧晶提到同時設計航天相關的幼稚園工作紙,讓社會不同人士了解中國蓬勃的航空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