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台灣遺宅清理師:為逝者拿回尊嚴、給在生者安慰

台灣遺宅清理師:為逝者拿回尊嚴、給在生者安慰

(獨媒報導)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但化為塵土後的處理又該如何?台灣著名遺宅清理師盧拉拉,8年前因機緣巧合下,由禮儀師轉為遺宅清理工作,試過在堆滿垃圾雜物的囤積屋內清足三日三夜,也試過在沾滿屍油、屍臭味的房子內進行清理,在保護衣、水鞋下汗滴如雨,同時又需面對親人的不理解。他從無怨言,只想為逝者拿回應得的尊嚴。

香港人口老化逾趨普遍,獨居長者愈來愈多,在家自行去世超過數星期的個案屢見不鮮。九龍殯儀館早前舉辦港台交流座談會,邀請台灣著名遺宅清理師盧拉拉及一眾本地殯儀業人士,向公眾分享遺宅清理心得,吸引逾百人參與,當中大多為社福界人士。

無標題

九龍殯儀館營運總監甘亮得指,座談會主要希望透過活動進行公眾教育,了解若有長者因故在家離世時,有什麼方法可處理,「以往可能覺得遙不可及,或者會有忌諱」,透露曾有個案因不了解處理方法,於死者家中使用滅蝨蛋,最終讓生化污染擴散。

從事遺宅清理行業長達8年的盧拉拉指,香港與台灣的起步點不同,但透過交流相信會愈來愈進步。他分享在他接觸的個案當中,九成均為獨居的「孤獨死」個案,部分更住在全屋堆滿大堆雜物、俗稱「垃圾屋」的囤積屋,曾有個案在「不到30坪的地方,垃圾卻塞滿了20多輛垃圾車,一直都做不完」。由於屋內雜物多,清理起來亦相當有難度。

46a6dd51-476d-46b7-a9e9-99465d95edd0

他指,曾做過一宗囤積屋個案,垃圾堆得多到連地板都凹陷,花了很長時間才清出一條路。

他指在進行遺宅清理時,保護衣、水鞋等保護裝備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更需用到防毒面具、鏟子及強力吸塵機等多種工具。「不過防毒面具防毒不防臭,該吐的還是會吐」。他指曾做過一個個案,死者在二樓房間離世,由於一直無人發現,屍油隨樓梯一直流到下層,現場連同血脂、排泄物、垃圾等在屋內傢具、地面各處結塊,味道濃烈得難以形容,「即使做了這麼久,到現在聞到都還是會吐,沒辦法習慣」。

工具有了,實際上又如何操作?他稱曾遇過獨居死者意外在家中離世後,因有長達數星期未被發現,大量血水及屍油湧出,加上蛆蟲、氣味等,致屋內不少傢俱均已受到生化污染,就需用上強力吸塵機,吸清後再作進一步清潔,但由於當中味道濃烈,吸塵機只能作「一次性」之用。至於地板則需視乎情況,或需以鏟子等清理血跡。

由於需避免味道外洩,進行清理時往往需要關緊門窗、且不能開風扇、冷氣機等,在層層裝備下,「就像套了個大型塑料袋在工作」,一場隨時4、5小時的清潔過程,足以令他的保護衣、水鞋上積上大量汗水,相當辛苦。

雖然辛苦,甚至根本無錢賺,但對盧拉拉來說,這份工作絕非只是「把垃圾收起來丟掉就好」的事,更重要的,是對在生者的陪伴與安慰。

8年前,仍是禮儀師的他,雖然高薪厚職,卻留意到遺宅清潔行業斷層,毅然自學技能入行成為遺宅清理一員,只想為死者賺為應有的尊嚴。

「我只在想,我們到底可以幫助多少人。」

無標題

很多時候,盧拉拉要從一堆又一堆雜物中,找回如信件、獎狀等具紀念價值的物品交還給親人。

曾有一宗個案的委託人,自小父母離異,與父親長達十餘年未見,一天卻突然接到警察來電通知其父死訊。盧拉拉與委托人一同到場清理時,發現死者屋內雜物擺設不多,而委托人兒時的照片珍藏得整整齊齊,由嬰兒時期的「三翻六坐」,再到出遊、上學的點滴,盡在相簿內,看著看著才令她想起,原來自己的父親很愛她。當下委托人哭了,他陪伴在旁。這一刻比起清潔,似乎更重要的是陪伴的功能,是清潔者、更可是照顧情緒的社工。

他坦言,到現時台灣仍有不少人瞧不起這個行業,身邊的家人親戚「沒一個支持過」,但對於他來說,這種工作始終有人做。而生命對於而言沒有「值得/不值得」,反而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意義與自我價值。

對於未來,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多久,不過希望社會正視、改善關懷政策,讓這種行業能不再存在,人人都能有尊嚴的離開人世。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