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划獨木舟 聽海浪說的悄悄話

划獨木舟 聽海浪說的悄悄話

採訪/撰文:馮小燕

十多位遊客在艇上探頭張望,海面依然波瀾不驚。不到五分鐘,船家說:「看來沒有海豚,我們要回程了。」說罷,觀光艇就向大澳駛去泊岸。被逼「到此一遊」,Miko 心有不甘,一直記住此事。七年前,丈夫在機場工作,Miko與他索性搬入大嶼山居住。他們沒有選擇東涌的大廈,反而在貝澳租住村屋。Miko覺得,城市充滿壓逼感,鄉村才有一種家的感覺。

Miko 自小住在黃埔紅磡一帶,她與大海最近的距離就是在海濱散步。搬入貝澳之後,她終於有機會親近大海。第一次坐上獨木舟參與淨灘行動,別人仍在岸邊「反艇」,她已經悠然自得地撥弄青波。

那一刻,Miko 感受到大海藉著波浪,與她說了一場悄悄話:海洋邀請了她做朋友。

有些風景 只能在海上遇見

Miko從前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每一次聽到政府又要填海造地,想到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將會受到嚴重破壞, Miko 感到無能為力,只能深呼吸一下,對大海大喊一聲:「對唔住呀!」

自從參與獨木舟淨灘的活動後,Miko 主動尋找保育海洋的活動。今年六月初,她參與「世界海洋日」的活動,首次認識「大嶼文化工作室」。文化工作室定期舉辦不同工作坊,包括獨木舟海洋約會、運用土窰燒製的Pizza及燒雞、畫畫、做木工、製作再造紙、清潔海洋垃圾……Miko 幾乎每一次都會出席。

signal-2021-09-15-213801_004

另一個文化工作室的常客 Karla,同樣是獨木舟愛好者。Karla住在港島,甚少到訪大澳,當初因為發現文化工作室負責人Samuel自製了幾艘本地獨木舟,專程入大澳參觀。Karla自小親水,但是小時候不敢去沙灘,只會去游泳池,二十歲的時候才鼓起勇氣學習潛水。「香港人愛行山,但是地球有七成是海洋,在陸上怎樣探索海洋?」她說。

「環大嶼,聽上去都覺得夢幻!」

Samuel邀請了Miko , Karla 擔任工作室義工,二人由活動參加者,變成保育海洋的促進者。帶做熱身、搬獨木舟、新手後艇後協助救艇倒水、清洗獨木舟,在這個循環中享受與大海相處。

由於海水鹽份會侵蝕獨木舟,每一次出海之後,一定要用清水清潔船身及船艙。Karla笑言自己最鍾意洗艇,聽著高壓槍的水聲,親自用抹布一下一下抺乾藍藍綠綠的艇身,過程十分療癒。「我想好好保養它們,對它們好一點,或者它們就能載你划得遠一點。」

signal-2021-09-15-213801_002

完成課堂後,文化工作會提供簡單午餐,大家就在工作室門前的空地野餐,四周一片綠油油,伴碟是大自然的蟬聲和海浪聲。「工作室的活動多元,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令人有歸屬感──海洋連結了我們。」Miko說。

工作室一行十多人,在世界海洋日之後,定下了一年之約:一年之後,一起划獨木舟環大嶼。「環大嶼,聽上去都覺得夢幻!」Miko說。環大嶼之前,大家必須先考取獨木舟初級證書,確保有基本的安全知識。

努力數月之後,一眾學員在大澳教練帶領之下來到考場──大澳河涌。河涌約寬十八米,假日觀光艇來來回回,交通相當繁忙。教練說:「經過紅樹林,唔撞到任何嘢,就當合格啦!」學員會起初戰戰兢兢,生怕碰到棚屋或舢舨會反艇。然而,過了棚屋區,進入橫坑,河水清澈如畫,青山在前,大小白鷺歡唱,舒緩了大家緊張的心情。「我本來擔心自己體力不足,但是大家一齊努力,反而沒有那麼害怕。在河涌近距離見到彈塗魚和寄居蟹,好開心!」Miko說。

signal-2021-09-14-225241_001

掌握風浪的節奏

「環大嶼不只是個人運動,而是倡議環境保護的運動,希望能夠長遠發展成守護海洋的基地,更多人願意成為海洋守護者。」工作室負責人Samuel說。他認為,只有實實在在花時間接觸過海洋,才能學懂與大自然相處。「社會發展破壞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我不想將來只能在歷史書看見中華白海豚。」 

大海自有一種節奏:有時候,大浪吹起,要立即船頭向浪,不退縮,乘風破浪;有時候,風浪把艇吹向岸邊,則要眼望目的地,轉向前行,不能隨波逐流,迷失方向。

風吹浪起,人在船上只能觀察及掌握其節奏。 

這個夏天,Karla與Miko 在大嶼山學習與海洋做朋友。「現在,我終於可以按自己的步伐看海。」Miko不再是觀光艇上任人擺佈的遊客。划獨木舟,有力氣就可以划遠一點,划久一點。左或右,去或留,全憑自己體力。「我希望有一日可以在獨木舟上看見白海豚。」Miko說。

IMG_3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