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全港最長壽的實體兒童雜誌、天主教慈幼會旗下的刊物《良友之聲》,不知不覺間踏入70週年。過去大半個世紀,香港經歷千變萬化,作為一本兒童雜誌,《良友之聲》在見證社會變遷之餘,如何屹立至今?出版社社長梁熾才神父說,《良友之聲》最大特色除了是「本土、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亦著重品德教育,希望小朋友學懂對生命保持信念。經理陳靜文(Wanda)則強調,出版社的使命是陪伴小孩快樂成長,希望小讀者明白:「雖則(生活)有困難,總會有美和善。」
出版社每月出版兩份刊物,分別是適合初小學生閱讀的《良友之聲》,以及適合高小學生閱讀的《樂鋒報》。(左起:梁熾才神父、出版社主編陳詩韻、出版社經理陳靜文)
風格內容反映時代變遷 曾連載「小夫子」漫畫
良友之聲出版社成立於1953年,是天主教慈幼會旗下的出版社之一。梁熾才神父指,自1949年起大量會士從內地到港,慈幼會因人手充裕,開始發展不同項目;而之成立出版社是因為慈幼會的信念之一,是透過優質的出版刊物,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
最早期的《良友之聲》,以白底黑字的單張形式在學校流通。梁神父自言,他首次接觸到《良友之聲》也在學校。到了13歲,小學畢業後的他入讀慈幼工藝學校,上課時要學習排版、印刷等,「試過幫手排字、執字粒」;梁神父亦記得,當時《良友之聲》的社長專欄,內容都是倫理、信仰方面的勉勵:「諗唔到幾十年後成為呢度嘅社長。」
隨時代發展,《良友之聲》早由昔日的畫報,變成內容豐富的兒童綜合雜誌。香港社會這些年來的變化,亦不難從這本小小的雜誌中略窺一二。例如主編陳詩韻(Cherry)提到,60年代的《良友之聲》故事性質較重,內有較多武俠小說風格漫畫,是因為當時武俠小說盛行,公仔書(即漫畫)是小朋友的主要娛樂;70年代電視媒體開始普遍,《良友之聲》內容亦較緊貼時事,例如談及筲箕灣大火、徒置區情況、太空人登陸月球等新聞,以迎合大眾。
《老夫子》漫畫家王家禧(筆名王澤)早年曾於良友之聲出版社兼務編繪工作,並於《良友之聲》雜誌連載「小夫子」。
到了80年代,科技進步令雜誌多了照片、更美觀之餘,《良友之聲》亦因應社會上的大型公民活動,例如廉政公署成立,加插與機構合作的故事。90年代開始,大眾知識水平提高,《良友之聲》亦增加了知識欄目,近年更與多位大學講師合作,以生動簡單的文字,向小讀者解說飲食文化、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小知識。
陪伴小孩快樂成長 設「留言板」與小讀者交流
《良友之聲》每期設有不同主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別,包括時事新聞、生活相關內容及節日相關的故事。Wanda提到,《良友之聲》的使命是陪伴小孩快樂成長,而雜誌是他們面向世界的渠道,因此內容圍繞小朋友的生活之餘,亦希望帶出正面的價值觀。
在云云欄目中,Cherry笑言每期最受歡迎的是「笑話」和「留言板」。不少小讀者會寫下給雜誌或卡通人物的留言,寄給出版社,編輯們就在下一期雜誌刊出和回應。她記得,有次一名小朋友來信,說想要其中一個人物「紙恐龍」的模型,設計同事就印製了一份寄給對方;亦有小朋友會在疫情期間,留言問編輯們「夠唔夠口罩」。
每次收到小讀者的留言,除了感到開心和窩心,Cherry亦能看到小讀者閱讀後的反應:「例如佢哋會『譴責』書中一名會亂發脾氣的角色。亂發脾氣係唔啱,佢哋係知嘅,亦會話俾我哋聽佢哋學到乜。」
注重品德教育 培養同理心和感恩之心
雖說「陪伴孩子快樂成長」是出版社的信念,相信亦是不少家長的盼望,近年香港社會卻似乎不太快樂。今年三月,聯合國發表的《全球幸福報告》顯示,香港在13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82位,比去年再跌一位;本地人工智能市場調查公司Votee在年初發表的調查結果亦顯示,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在亞太區排最尾,而且越年輕的受訪者快樂指數越低,90後和00後對生活最悲觀。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如何陪伴小孩快樂成長?梁神父說,今時今日的小朋友不開心,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所想的和父母、老師期望有落差;Wanda補充,正因為開心和不開心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將壓力和負面情緒轉化為能量,是《良友之聲》希望做到的事:透過小故事和當中提及的品德元素,讓小讀者明白生活雖則有困難,總會有美和善的存在:「生活中除了父母和老師,也有神愛他們。」
梁神父相信,對小朋友而言,最重要的價值觀是對生命的信念,包括同理心和感恩之心。這亦是《良友之聲》除了「Made in Hong Kong」以外,最特別和重視的地方:注重品德教育,在每篇篇章都有一至兩句勉勵的說話,幫助小朋友思考和成長。
香港製造不容易 疫情間銷量跌三成
今年75歲的梁神父,自2006年開始擔任良友之聲社社長,至今不知不覺已17年。這十多年間,兒童成長環境的最大變化之一,是電子化學習越來越普及。不過,《良友之聲》一直堅持出版實體雜誌,通過學校和堂區直接發售,梁神父解釋是因為閱讀實體書可以讓小朋友有更強集中能力。
在本地印刷和出版,Cherry笑說「處處是成本」,維持收支平衡並不容易。Wanda提到,出版社過去幾年的最大挑戰,是疫情期間全港學校暫停實體課,以致《良友之聲》訂閱數量大跌超過三成;此外,她承認移民潮對校內銷售量有一定影響。
不過俗語有云:當天主為你關了一扇門,祂同時會為你開一扇窗。在2021年,梁神父曾寫親筆信給學校,希望學校和老師能夠幫忙,成功增加訂閱數量;此外,出版社自2013年開始推行、由善心人士資助基層學生訂閱《良友之聲》的「愛心贈閱計劃」,贊助量在疫情期間增長不少,最終讓《良友之聲》「勉勉強強」達到收支平衡:「最差嗰年有94蚊剩。」
翻開60年代的《良友之聲》,連載小說旁邊就是手錶廣告。要問為何今日的《良友之聲》反而沒有廣告?Wanda的回答聽起來有點老土,卻很符合出版社的理念和宗旨:「我哋想讓小朋友免受植入廣告的影響,可以不偏不倚、專心快樂地享受雜誌帶來的樂趣,呢個係我哋希望仲堅持到嘅嘢。」
記者:梁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