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援之路從不容易,無國界醫生團隊或需穿越叢林、渡涉河溪,甚至徒步深入偏遠之地,為傷病者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香港)今年3月2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辦「救援在野2025」跑步比賽,逾三千名參賽者透過跑步行善,以每一步拉近前線救援人員與傷病者的距離,讓人道援助走得更遠、更快。
今屆比賽的主題為「跑出鬥魂 救援助人」,參賽者分別在10公里、3公里跑步賽,以及「救援GO!」定向體驗賽中,展現速度與耐力,突破自我並點燃救援精神。其中,10公里賽的選手從科學園出發,沿白石角海濱長廊跑至大埔大王爺廟折返,競爭尤其激烈。
參賽者的陣容鼎盛,包括今年初以「生還者」姿態完成「香港四徑超級挑戰2025」的梁康翹(Kimmy)、藝人江嘉敏,以及8位無國界醫生前線人員:護士趙卓邦、唐頴思醫生、水利衛生專家朱景熙、高志昌醫生、陳詩瓏醫生、護士兼助產士李芷殷、電機工程師李耀輝及李威儀醫生。
賽事當日,清晨氣溫略高且天氣潮濕,但無阻參賽者作賽的熱情。跑手的鬥志昂揚,在賽道上比拼速度與耐力;沿途的支持者吶喊助威,歡呼聲此起彼伏,現場氣氛熱烈。梁康翹今次首度挑戰「救援在野」10公里賽,她於賽後表示:救援在野的氣氛熱烈,與越野跑的感覺不同。我從小便覺得無國界醫生的工作很有意義,十分高興今次能為慈善出一分力,希望日後繼續支持人道救援工作。」
除跑步比賽外,賽事亦增設「救援GO!」定向體驗賽。參賽者須在限時內,於科學園完成10項挑戰,過程中需要鬥智鬥力。賽事寓教於樂,十分適合親子參與,小孩能藉此加深認識無國界醫生在全球的救援工作。
首屆「救援在野」在2002年舉辦,賽事至今已有23年歷史。無國界醫生(香港)董事會主席趙卓邦於比賽當日,感謝眾人多年來的支持:「參賽者跑的每一步,等同幫助我們走近病人多一步,讓身陷險境的傷病者更快得到急需的治療。救援人員抵達前線時,就是充滿這種為救人而傾盡全力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