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McCafé」用外賣紙杯倒進自攜杯 消委會:對非真正「走即棄」感失望

「McCafé」用外賣紙杯倒進自攜杯  消委會:對非真正「走即棄」感失望

【獨媒報導】政府近年推出多項「走塑」措施,消委會以神秘顧客身份,到20間售賣即製咖啡及手搖飲品的連鎖店,實測以自攜杯購買外賣飲品,發現「McCafé」,在3次實試中都先用外賣紙杯製作飲品再將飲品倒入自攜杯。消委會稱感到失望,認為做法有違「McCafé」官方網站上鼓勵消費者多使用自攜杯的環保推廣,呼籲儘快完善相關做法,包括加強員工培訓及宣傳配套。

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發表調查結果,在去年11月至12月間,以神秘顧客身份到訪10間連鎖即製咖啡店,及10間手搖飲品商戶的3間分店,實試使用自攜杯購買外賣飲品。

多間連鎖店未有列明容量 使用自攜杯時飲品或滿瀉

在20間店舖中,消委會發現,所有商戶均歡迎消費者使用自攜杯,超過七成在測試的「整體滿意度」都取得「滿意」或「十分滿意」的評價。不過,飲品製成後自攜杯外層的整潔度,及職員對飲品容量的認知和說明方面,就以手搖飲品店的消費體驗較佳。

消委會亦指出,部份商戶僅以「大」、「小」、「標準」等籠統字眼標示飲品的大小,未有列明實際容量,令消費者無所適從。而實試員在一次實試中,向店員查詢所帶備的自攜杯能否盛載飲品,但店員只示意實試員參考放在店內的外賣杯大小,並無正面回應,最終飲品在未蓋上杯蓋時已經滿瀉,而店員亦未有嘗試協助清潔杯身。

消委會:「McCafé」做法與官網所述環保概念矛盾

另外,消委會發現,有個別商戶在製作飲品時會先使用即棄外賣紙杯製作,然後再倒進消費者的自攜杯中。據消委會實試員觀察,「McCafé」店員在3次實試中均先用外賣紙杯製作飲品,完成後倒入實試員的自攜杯中。消委會指出,該做法與「McCafé」官方網站「綠色營運」網頁上,鼓勵消費者多使用自攜杯的環保推廣似乎有所相違。

「McCafé」回覆消委會指,自攜杯只適用於「McCafé」櫃檯所製作的產品,顧客須於下單時向店員表明使用自攜杯,並將清潔的自攜杯交予店員製作飲品。對於「McCafé」的回應,消委會強調,3次分別於不同地區的測試中,都有按照相關指示在櫃檯向店員面對面下單及提供乾淨的自攜杯,但不論購買外賣凍飲或熱飲,在製作過程中均有使用外賣紙杯。

在今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明白有關連鎖快餐店人流較高,在顧及效率與衛生考量下,店員可能會根據公司政策使用外賣杯製作飲品,但指相關做法與自攜杯理念矛盾,認為絕對有其他方法避免使用即棄外賣紙杯。

黃鳳嫺
消委會總幹事 黃鳳嫺(右)

「7-Eleven - 7CAFÉ」同先使用膠杯 消委會喚修改製作外過程

另外,消委會實試員在「7-Eleven - 7CAFÉ」實試以自攜杯購買外賣即製凍咖啡時,店員指製作凍飲的冰粒已預先盛載於附設杯蓋的膠杯中,需要先將膠杯中的冰粒倒入實試員的自攜杯,所以該自攜杯製作凍咖啡。

消委會認為,該做法未能有效減少使用即棄容器,期望該商戶考慮修改製作外賣飲品的過程及環保政策,使不論售賣外賣即製凍飲或熱飲均毋需使用即棄容器。

「The Coffee Academics」店員稱未有提供自攜杯優惠 消委會建議加強培訓

消委會亦發現有提供使用自攜杯優惠的「The Coffee Academics」及「Pret A Manger」均在1次實試中未有向實試員提供折扣優惠。在「Pret A Manger」的實試中,實試員在發現商戶未有提供優惠後,即時向「Pret A Manger」的店員查詢。店員解釋稱一時忘記在收銀系統輸入「自攜杯優惠」,在實施員查詢後以現金退回相關費用。

在「The Coffee Academics」的實試中,實試員向店員查詢時,店員則聲稱公司沒有提供相關優惠。「The Coffee Academics」回覆消委會時解釋,新入職及兼職員工可能對公司政策及優惠未完全清楚了解,表示會就事件設立相關課堂及培訓,確保所有員工均了解所有優惠,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消委會最後表示,樂見商戶提供折扣誘因鼓勵消費者減少即棄容器,但認為相關措施的執行和成效,仍需前線員工的配合及對相關政策的熟悉度。消委會建議,商店應加強前線員工的培訓及內部溝通,使消費者能夠享有更一致的良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