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時地人」分享社區情感 自製漫遊路線:一棵榕樹可以講好多嘢

「香港時地人」分享社區情感 自製漫遊路線:一棵榕樹可以講好多嘢

(獨媒報導)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組織「城市日記」舉辦「香港時地人」計劃,透過工作坊協助參加者梳理自身情緒,以新角度書寫社區故事,並一同設計社區旅遊路線。

在一個炎炎夏日,「香港時地人」參加者Sunny分享他的學習成果。他帶着數名記者,沿着與組員一同設計的社區漫遊路線,遊覽西營盤佐治五世紀念公園、高街鬼屋等地,流著汗水,耐心地解說當中的故事:「淺藍色嗰間係香港唯一一間公園入面嘅幼稚園,叫譚雅士幼兒學校……」

無標題

盼尋新角度 訴說社區故事

「香港時地人」計劃由何鴻毅家族基金贊助,於去年8月開始,現已完成三期課堂。計劃旨在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協助參加者梳理情緒,教導他們以不同角度書寫社區故事,重新想像社區。

「香港時地人」項目統籌朱雋穎解釋,過往社區故事的訴說方式比較單一,往往以街坊、老建築為題,令她反思能否以不同角度,如生態自然方面,去訴說社區故事:「我哋成日話好鍾意香港,但我哋係咪真係認識香港係一個點嘅地方?」

計劃包括8堂室內工作坊及兩次戶外考察,內容涵蓋敘事治療、新聞入門、生態文學欣賞、香港城市生態初探及社區旅行設計初探。參加者須在工作坊後,遞交有關社區的作品,並與組員設計一個社區旅行。

左至右:Sunny、 「香港時地人」項目統籌朱雋穎  、Helen、Angee
(左起)Sunny、 「香港時地人」項目統籌朱雋穎 、Helen、Angee

關心社區前 先關心自己

朱雋穎認為,關心社區前應先關心自己,故8堂工作坊中,首4堂均是敘事治療,參加者會與社區內的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再由他人就事件表達意見,導師會從中協助參加者梳理情緒。

註冊社工、敍事治療導師何銀菊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當自己的生活經驗與主流論述不同,會令人對自身產生懷疑及減低自我肯定,而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經歷,再聆聽他人的看法,會發現一件事可有不同的理解,找到新的可能性,重新發掘自己,甚至會發現其他人亦面對類似的問題,可以肯定自己的生活經驗。

無標題

親自設計路線 對比新舊西營盤

第二期「香港時地人」參加者Sunny是一名社工,喜歡遊走在社區中。他與組員以「對比」為主題,為西營盤設計了一條名為「經300米走過100年」的社區漫遊路線,景點包括曾作為日軍屠殺刑場的高街鬼屋、第二街公共浴室、有120多年歷史的福德宮等,Sunny解釋這些景點能反映西營盤的「新與舊」及「生與死」。Sunny指市面上的導賞團多數以古蹟、老店為景點,但他以「對比」為主題,讓參加者以多角度去認識社區,事前亦與組員訪問了不少西營盤街坊,知道真正對街坊重要的地點。

無標題

參加者不再畏懼問題

32歲的Angee偶然在網上找到「香港時地人」的資訊,希望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及擴闊眼界,於是參加了第三期的課堂。她坦然本來抗拒參與敘事治療,因為擔心導師會「問到篤」,不想過份透露私隱。她在參加治療前,擔心年紀漸大的父親會有病不願看醫生,導師為她梳理問題,又將問題形象化,比喻成黑洞,終發現自己過份擔憂: 「我自己將問題放到好大,令到自己好恐懼、擔心。」即使問題沒有解決,但她能以另一角度切入問題,轉換了觀點:「但最重要係我已經唔會再好驚佢,以新角度面對問題。」

無標題

參加者:多留意身邊事物

23歲的Helen則參加了第一期的「香港時地人」,因為見到計劃涉及不同範疇,如生態、寫作等,希望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修讀生物系的她,常常遠距離研究生態,甚少觀察身邊的動植物:「身邊其實都有動植物,但好似從來冇人好留意佢哋。」

談起九龍公園,Helen對它的印象是「有泳池囉」,惟參與「香港時地人」後,她發現公園的動植物有更多不同的小故事。自然生態導師吳泳攀帶參加者到九龍公園觀賞植物,令Helen發現「一棵榕樹已經可以講到好多嘢」,如榕樹與建築物的衝突及互動,榕樹或會破壞屋的結構,又發現松鼠會將果實收藏在樹洞中,但之後忘記了,留下種子發芽,令「一棵樹爆咗另一棵樹」。Helen現在外出,會仔細觀察四周:「而家去睇一個區,去行街,唔係去邊就去邊,而係去睇身邊有啲乜嘢發生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