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一周幾就衝破四百萬票房的《明日戰記》,無疑背負著很多香港人的期望。與同期的《緣路山旮旯》、《阿媽有咗第二個》、《飯氣攻心》等香港電影相比,《明日戰記》的科幻主題本身就可以跑出;另外,如何在絕望裡生存下來,也是香港人常思考的問題。
這套電影得天獨厚的優勢,還包括它是由樂善好施的古天樂先生投資、由香港班底研發電腦特技、涉及4.5億成本製作,可以說是任重道遠。正因如此,我們需要更多意見。劇本對白到鏡頭,或褒或貶,都是為了之後的第二、第三、第四套可以做得更好,香港電影走得更遠。
有感情但不夠力度 故事根基未打穩
《明日戰記》不算是沒感情,只是不夠細膩,以及劇本寫得太差。很多時候,角色在戰爭才霎時回想過去的經歷,例如姜皓文駕車到滿佈危險的醫院外,才出神想起之前與古天樂鬧翻的情境;古天樂在醫院與外星生物打得死去活來時,又因為一隻布偶而回憶起女兒。電影勉強把過去的恩怨與現實的暴力並置,不斷要求觀眾跟著一時動情,一時打架,著實有點無所適從。如果從一開始就交代清楚一點,觀眾可以更投入打鬥,也對故事有更整全理解。正如電影《蜘蛛俠》也是從開首就說明叔叔死去的背景,奠定主角之後矛盾複雜的心情;不可能安排蜘蛛俠打到一半,突然想起舊時情節那麼掃興。
當然,這些奇怪突兀的回想,本質上是沒有做錯,只是時機出現得不對。事實上,這些過去發生的事情都有份塑成角色性格,解釋他們每個決定的動機。無論爸爸對女兒、倖存者對亡靈、以至對於百萬市民的憐愛,《明日戰記》都是有感情的。大殺怪物與機械人的戰士,並非無情冷血,而是被現實社會與感情拉扯牽絆,特別好看。
但整體而言,製作團隊都只顧特技與打鬥場面,忽視劇情解說。如此重大疏忽,其實在電影開首早就顯露無遺 —— 劇情發展不夠15分鐘,電影已經進入第一個戰鬥任務。觀眾連張家輝為人怎樣、劉嘉玲是甚麼來頭都未搞清楚,電影就急著把所有東西送上戰場大亂鬥。盡早炫耀特技的確可以吸引眼球,卻跳過關鍵的劇情解說,有點得不償失。其他嚴重的劇情失誤,包括古天樂發現張家輝是反派時,不是聯絡其他人報告,而是打電話給張家輝叫他「收手」;一間住滿幾十隻怪物、貌似荒廢多時的舊醫院裡,居然有小女孩可以生還。更多劇情謬誤,在此不贅。
有影評指出,《明日戰記》是為了通過中國電檢,所以要求劇本極簡就好。但其實電檢與否,這些離譜的劇情都不應出現,編劇劉浩良和麥天樞責無旁貸。
打鬥場面緊張明快 絕望裡咬緊牙關到最後
值得表揚的是鏡頭。儘管《明日戰記》的所有籌碼都下注於打鬥場景,但那些槍戰與拳打腳踢確實沒有令人失望。除了特效,更多的功勞應歸於乾脆俐落的運鏡及剪接,有外國水準,營造出緊張又明快的氣氛。從駕駛戰機與潘朵拉不斷伸長的莖部交纏、穿上裝甲與機械人埋身肉搏、到準確地槍殺敏捷靈巧的外星怪物,敵人與招式都轉變了好幾回,沒有悶場,反而愈是緊湊。
另外,其中一個長鏡頭拍著古天樂與劉青雲分別在汽車不同位置打架,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長達數分鐘的鏡頭360度穿梭各處,時而拉近,時而遠望,每個鏡頭設計恰到完美。導演吳炫輝與攝影師伍啟銘應記一功。
如果《明日戰記》有個主題,那一定是「希望」。然而,那些洗腦式英雄對白:「天可以灰,地可以灰,但我哋唔可以」、「個結局係點,係我哋自己決定。」等,卻因為劇本鋪墊不夠,演員讀得再好,觀眾都無從追認,聽起來擲地無聲。唯一一句較有意思的,是古天樂說「盡咗力,唔等於做好」。一句簡單說話串連起他回想愛女手術失敗逝世,醫生說「盡咗力」的情境;以及早前行動失敗致使無數朋友喪生,倖存者姜皓文卻說「盡咗力」的回憶。這些經歷都在古天樂身上留下無聲的疤痕,使他參透世間的無情,方嘆出一句「盡咗力,唔等於做好」。
縱然有時失望沮喪,但電影相信只要抱持希望,總能夠另闢蹊徑。很多次「不可能的任務」,都靠幾個主角不顧一切瘋狂地完成;就憑幾個獨立的個體,抗衝坐擁龐大資源的權威。《明日戰記》是一套充滿正能量的電影,或者再說白點,就是很天真、浪漫、有股盲目的幹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末日將至,時局昏暗,「行落去」應該是古天樂最想透過《明日戰記》對香港人說的話。不天真浪漫一點,根本沒法在這裡捱下去。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