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When life skip a beat 當生活跳掣時 Helen Leung 評 黃棨榮個展《半存狀》

When life skip a beat 當生活跳掣時 Helen Leung 評 黃棨榮個展《半存狀》

工業化後的工作模式以大量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可能是無意義、無意識的——重複行為。機器控制的工作日程,有助抹除人類偶爾因種種原因犯錯的機率,減少不必要的混亂。黃棨榮個展《半存狀》,在Mooroom空間展出七組作品,以物理性重複循環,成就一場受控制的混亂(controlled chaos)實驗。精密的Arduino電腦編程與物料結合後,誕生意料情景,指向自動化或機器,始終無法將容錯率降至完全無誤(error-free)的狀態。

展場入口的左邊牆壁放置兩組作品,《溫度.角度.過度》藏有溫度攝像傳感器的木板上,置入64個沙漏,隨溫度改變,摩打轉動至不同角度。《野草不野》則以206粒手機震動摩打震動,牽引後方的霓虹燈閃動。展場中軸設有兩組大型裝置,《機械神經-質》,作品想像機械如神經線,偶爾在平常的轉動軌跡中倒行。《亂碼翻騰》裝置發出如有聲賀卡音樂,亞加力容器盛載被熱能燈曬溶的豆蠟痕跡。藝術家善用展場近窗戶的一邊,掛上作品《潔淨與危險》,繩子穿過以豆臘製造的圓珠,吊繩中間是以石膏製造的圓珠,有秩序地以沙紙磨平石膏底部。另一組作品《施與受》,則是一個以木板製造的盒子,盒上機械手均速運轉,偶爾擾動旁邊的豆蠟製韆鞦座。最後一組作品,是唯一沒有任何機器元素的錄像與畫紙——《滿滿的空白》。作品記錄藝術家進行行為藝術,綁著雙手在畫紙上畫線,直到畫面被填滿。

整個空間的作品以可複製、重複循環為基調,展現機器內在肌理可預測及可控的邏輯,同時卻會偶爾脫軌。機器——以電腦編程控制的物品——是完全受控嗎?

3

跳掣以外的想像

工業世界的機器以恆定的速度執行創造者的指令,失控的邊界帶來意外想像,不可測的模糊為作品帶來驚喜。《半存狀》展覽中,藝術家有意、或無意地呈現設計與「非自然」的混亂狀態。「非自然」的混亂,是無法以計算、電腦編程語言估算的。Arduino 是開放源碼電子平台,用作控制可互動電子產品行為。這個「原材料」出現了五次。電子編碼的語言由創作者自由操控,非人類可讀的語言構成展覽中的恆常(norm)。作品《溫度‧角度‧過度》的幾個玻璃沙漏被打破,螺絲機件在鎖上的時候突然扭轉鬆開,呈現出可控、卻無法預測下一個錯誤機率的存在狀態。下次再來看《溫度‧角度‧過度》,也許有更多沙漏會解體破掉,作品不再呈現完整的狀態。電子編程控制的物件半脫離創作者的控制,彷彿擁有機械意識自我跳掣。

5 - Helen Leung

然而,處於失控與受控、進退失據之時,藝術家試圖點出兩者的分水嶺。他以物理形式控制機器肌理變化,在作品中演示一種被設計的混亂。裝置作品《施與受》的機器手臂隨著圓形軌跡轉動,旁邊的鞦韆被放置於機器手臂剛可觸及的範圍。鞦韆隨機器手臂不規則輕輕晃動,還是沒有離開預設的移動軌跡。《亂碼翻騰》中漏出的豆蠟,亞加力柱體被熱能燈持續照射而溶解的蠟散流至容器。在可控的熱能燈投射下,豆蠟維持固體,散開如一灘水的狀態,沒有流到容器製造更多意外。受規劃的移動路徑、容器、轉動角度等,一切都是有計算過及受控的。

4- Helen Leung

如黃棨榮在策展前言寫到:「當一切都彷如被割掉一半……存在與這『半』狀態該如何自處。」電子裝置的可預測性是工業、日常生活的恆常,恆常以外是未能完全控制的不完整。推展至日常生活經驗,整個展覽重複的節奏,如《溫度‧角度‧過度》的摩打轉動聲音,以及《亂碼翻騰》的電子賀卡音樂,營造一種城市固有的重複節奏。「出錯」的經驗總無法預測,只能在重複、固有常規中帶著狼狽重回軌道。《半存狀》展示出一種微妙的平衡,被設計與「非自然」的混亂,持續尋找一剎脫離軌跡的界線。生活中偶然出現的一些意外、混亂,可能亦是一種剛好的存在。展現在藝術家的作品和空間中的受控的混亂,好像在靜靜安慰著剛好遇上的生活「跳掣」的一瞬。一切受控,it’s okay。

2

圖片由作者拍攝。
@untitledblue_

黃棨榮個展《半存狀》
@chris.kww
展覽日期:10/8 - 22/9
展覽地點:Mooroom 九龍新蒲崗大有街16號昌泰工廠大廈9樓
Instagram專頁:mooroom.hk

(艺鵠藝評與本網合作,不定期刊登藝術愛好者投稿,艺鵠會提供稿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