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舞台上分享探監經歷 《N個自言自語的人》揉合紀錄創作 揭開日常的掩飾

舞台上分享探監經歷 《N個自言自語的人》揉合紀錄創作  揭開日常的掩飾

(獨媒報導)「你喺入面點呀?」近年來,有一組特殊的指涉常常出現在香港人的對話之中——「入面」和「出面」。高牆的內外如同兩個世界,探訪室則連通兩處,每日容納形形色色的人在此會面。在這個空間裡,時間緊迫、環境嘈雜,只靠一部電話連結玻璃兩邊的人。

導演許嘉琳從自身的探監經驗出發,發現現時越來越多人要面對探訪室,認為它是值得被聆聽的空間。她訪問了有探監經驗的香港人,選取其中15個故事,揉合紀錄和創作,拼湊出探訪者的百態,製作舞台劇《N個自言自語的人》。

許嘉琳整理創作素材時觀察到,「掩飾」是探訪室裡最常見的狀態。大家為免彼此擔心,總扮無事發生。她認為這恰恰折射了大眾在日常生活中的掩飾,嘗試回應這幾年盤亙在港人心頭的情緒。作品將於本月21至23日,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上演。

由左至右:演員陳臻亮、演員黎愷盈、演員馮凱恩、導演許嘉琳、演員鄭栢麟(前)、演員鄧子豐(後)、演員宋本浩
由左至右:演員陳臻亮、演員黎愷盈、演員馮凱恩、導演許嘉琳、演員鄭栢麟(前)、演員鄧子豐(後)、演員宋本浩

緊迫時空下的一絲輕鬆:「媾女嘢」和動漫

從前,許嘉琳對監獄的認識來自電影《監獄風雲》或類似題材的美劇;直到首次進入探訪室,她頓覺和想像有很大出入。空間被一塊玻璃阻隔,電話和電子倒數計時器限制了雙方的溝通,許嘉琳最大的感受就是「距離感」。

回憶起第一次在荔枝角收押所探訪,她指計時器「好乸大」,黑色電子螢幕上閃動著紅色數字,給她時間上的壓迫感。她無奈地笑道,「眼眉係咁睄啦,我又見到佢睄,佢睄我又睄」,時間一到,話筒的聲音就被即時切斷。

還押人士每日可接受一次探訪,探訪時限是15分鐘;在囚人士每月可接受兩次探訪,時限是30分鐘。許嘉琳嘆,本就短暫的時間還要分配給「事務性的交代」。因此,她會提前將這些事項寫在手上,待雙方交代完畢才開始聊天。她原以為30分鐘不會太快,「原來點都係咁快,15分鐘就仲快」。

在如此緊迫的環境下,許嘉琳自言更願意與對方「鳩噏」,甚至取笑對方。她更曾和不相識的人探訪同一好友,聽二人隔著玻璃大講「媾女嘢」。離開探訪室,她常感到欣慰,覺得「佢好似以前我認識嘅佢,無乜改變」,形容這本身已經值得自己開心了。

除了導演,至少三名演員都有探監經歷。演員馮凱恩曾在荔枝角收押所和赤柱監獄探訪幾位年輕男生,她形容探訪室比想像中更嘈雜,所有人都在同時說話。一開始,她有些聽不清,但慢慢習慣之後,耳朵裡只會聽到對方的聲音。在喧鬧的空間裡,馮凱恩回憶自己大多在傾閒計,或是聊動漫,過程通常很愉快。

導演許嘉琳
導演許嘉琳

「入面」和「出面」的分別

演員宋本浩探訪的對象既有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孩,也有而立之年、已為人父的男士。在那個的特殊空間,宋本浩會不自覺用劇場工作者的眼光來觀察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各種模樣的懲教職員。

在宋本浩眼中,探訪彷彿「過關」:探訪者短暫進入邊境範圍,看一看圍牆另一邊的人,再回到香港。馮凱恩則形容探訪室像一間診所,只不過自己在這診所裡會見的男生有著「靚靚仔仔、白白淨淨的書生模樣」,卻被視作甲級犯人。

關於空間,許嘉琳憶述一位獄中前輩曾講過「入面」和「出面」的分別:高牆內的一個夏日裡,前輩需要吃藥,面前只有一杯滾水。既不能勉強用滾水送藥,又需在職員面前吞下藥片才能離開,他最終詢問職員,並獲得了一杯凍水。前輩喝了幾口久違的凍水,覺得好清,彷彿有特別的味道,於是小心地收藏起凍水,慢慢欣賞它。

「我哋擁有凍水好似已經係自由嘅展現了。」許嘉琳聽罷意識到,原來裡面的選擇少到這種地步。她苦笑道,我們總說社會像個監獄,但聽完前輩的分享,認為這個比喻矮化了監獄,「我哋有排都唔係監獄」。

她感嘆自己此前對監獄的了解甚少,它對人的影響和限制如此之多,「而我哋將佢睇得咁輕」。在許嘉琳看來,大眾或許認為監獄離我們很遠,但即使身邊沒有人坐監、探監,監獄本就是社會重要的公共設施,正如醫院一樣,可以幾十年不進去,但依然值得了解。

《N個自言自語的人》綵排照
《N個自言自語的人》綵排照

以「自言自語的人」揭開日常生活的掩飾

今年三月起,許嘉琳開始訪問有探監經驗的朋友。她本以為受訪者未必多,一是因為探訪的人不多,二是他們未必願意將私密情緒宣之於口。隨著訪問的開展,她發現,受訪者會「friend搭friend」介紹其他探過監的人受訪,一度多到需要截停。

自言自語,是導演對受訪者最強烈的印象之一。她指,不論外向還是內向,受訪者幾乎都可以在沒有引導性問題的情況下,自動分享一個小時,有時甚至「一輪嘴狂講」,彷彿自言自語。創作過程中,許嘉琳從其中十五名受訪者的講述中抽取精髓,再將他們的回憶視覺化。她坦言自己並非僅重現探訪過程,而是透過零散的敘述塑造角色,有時拿捏不準應該將對方當作「人」還是「角色」,於是視他們為介乎兩者之間「自言自語的人」。

另一方面,許嘉琳認為,探訪室是越來越多人要面對的空間,但大眾普遍避忌談論它。她稱自己以往亦不習慣分享,「由得啲心情喺入面」。然而,因創作需要而令記憶不斷重現,她也在和自己的情緒對話,這種「自言自語」令她舒暢了不少。

回顧過去幾個月累積的訪問素材,許嘉琳感慨「掩飾」是探訪室裡最普遍的狀態——玻璃兩邊的人不願彼此擔心,就扮無事發生。她認為這回應了日常生活中的掩飾,大家普遍隱藏內心深處的情緒,甚至「自己呃自己」,社會亦不傾向鼓勵大眾分享。拋開探監的框架,她希望透過「自言自語的人」,與慣於掩飾的大眾架起連結。

《N個自言自語的人》綵排照
《N個自言自語的人》綵排照

關心情緒、直面真實:「咪喊囉,喊完再睇返」

開啟製作時,有朋友形容許嘉琳「勇敢、大膽」,但她認為自己不過是關心人的情緒,而面對這些情緒所需的膽量才不小。她參與了製作的每一個環節——每次歷時三小時的訪問,整理而成的文字稿和劇本,以及演員的重現。

情緒波動是肯定的,她感嘆真實的力量巨大,很容易被感染。那還能怎麼辦?「咪喊囉!」許嘉琳回想上一次流淚是在綵排時,一邊看,一邊覺得「咦,點解咁矇嘅」。演員的呈現幾乎將她帶回訪問的現場,她索性不看了,「喊一輪再睇返」。

許嘉琳曾表示,即使身處當下的香港也不會畏首畏尾地創作。她坦然地說,自己的創作不過出於鍾情人類,關心情緒。《N個自言自語的人》完成後,她還希望將製作拉到更長的時間線上:五年之後,探訪者的想法會不同嗎?十年之後,高牆內的親友出來了,他們又會如何?

「會唔會驚到時無得做?」她爽朗地大笑道,哪怕到時香港再無劇場,自己依然可以紀錄,或許等多五十年,劇場會再次出現,「咁咪再入紙去做囉!」

導演許嘉琳
導演許嘉琳

演出:《N個自言自語的人》
時間:7月21-22日 20:00;7月22-23日 15:00
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文化藝術中心小劇場

記者:王佳文
攝影:劉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