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卓瑤終於得到金馬最佳導演,她是一個我們回望香港電影輝煌時代時經常漏掉的人物。
她的作品,是我人生重要的電影啟蒙。看成龍、殭屍片、新藝城電影長大的我,初中看《愛在別鄉的季節》的感覺是畢生難忘的。這闕移民悲歌,調子極度悲冷。
電影中,移民美國後精神失常的張曼玉在紐約街頭親手刺死親夫梁家輝,鮮血染在雪白的民主女神像之上⋯⋯。電影外,是我的同學朋友一個接一個移民,而我後來也去了加拿大讀書,在當年的移民熱門國家身歷其境。下雪天,走在多倫多的唐人街,我是多少能找著《愛在別鄉的季節》的感覺。
從風格到主題,電影給我太大震撼。對一個初中生來說,那震撼是跟看《阿飛正傳》相若的。從此,電影對我來說不只是個半小時的消遣。
後來,她拍出《秋月》,再次叫我驚訝。這次拍移民,她不是拍異鄉生活,而是講述一個父母先行移民的小女孩,如何面對一個只有阿嫲的冷冰冰的家,還有一個空盪盪的香港,然後,她認識一個語言不通、寂寞到要死、漫無目的地在香港流浪的日本年輕人。
香港本來人口密集,但片中的尖東海傍與麥當勞都是一片死寂;小女孩回憶曾經在麥當勞開生日會,好似在講前世的事。那些大膽影像捕捉的時代氛圍,如此震撼,至今仍刻在我腦中。
再來是《浮生》。幾個移民的家庭,橫跨幾代人,踏遍幾個國家。電影視野更宏大,結構更複雜,把羅卓瑤式的冷調與離散主題推到極點。看這部電影時,我已在台灣讀書,修過電影課,也看了不少所謂的藝術電影,但羅卓瑤作品對我的震撼不減。
這三部戲,是為她的「移民三部曲」,很精彩,但以港片的標準有點偏鋒(特別是《秋》及《浮》),比起張婉婷的「移民三部曲」(《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話》及《八兩金》)更深刻,是書寫當年移民潮的代表性電影。今天回看,更顯這些執著於離散的作品意義重大。而羅卓瑤本人,早在九十年代就移民澳洲了。
但很奇怪,香港一直很冷待她。多年來,她沒得過重要獎項。十多年前,金像獎選中國百年最佳百部電影,她沒有任何作品入選。她的這些作品,也很少很少被提起了。反而在台灣,我認識不少朋友覺得她的作品非常厲害。
事隔廿多年,香港再現移民潮。同時,她的新作《花果飄零》為她贏來第一個金馬最佳導演。「花果飄零」四字,在今時今日,給人無限遐想。再加上她首次回到她出生地——澳門——拍攝,更令人好奇。
這個香港女導演,是世界級的。後來在澳洲,她拍了《遇上1967的女神》,在芝加哥影展獲獎。希望這遲來的金馬獎可以令更多人回頭關注她的作品。
PS:香港電影有兩個夫妻檔,一對是張婉婷羅啟銳,另一是羅卓瑤方令正。方令正的電影同樣大膽而風格化,其情慾描繪更是獨樹一格,看看《唐朝豪放女》及《川島芳子》就知道。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