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的藝術行政人員茹國烈最近出版他第二本著作《文化城市之路》。茹在書中分享他在藝術中心、藝術發展局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任職表演藝學行政總監的工作經驗,例如藝術中心在千禧年代初因財政困難而需要重組,西九戲曲中心的建築師在項目建做其間過身。
書的第一篇以「從文化沙漠到文化城市」為題,演述了由大會堂於1962年開幕到千禧年後,政府要建造世界級的文化場地「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藝術政策。
茹國烈變身作者的第一部作品是2022年出版的《城市如何文化》。在這部作品,茹首先建立了文化在城市產生發展的框架。書的其餘部份是作者以其建立的文化框架分析他在歐洲、亞洲不同城市遊走所見的文化經驗,亦以此框架分析本港十八區的文化特色。
相信關心本港文化藝術的朋友都同意,即是表演場地不足夠,在各方面都有改善的空間,這個城市有豐富的文化藝術生活:表演、展覽、電影、講座…,由本地藝團到外地到香港的,不同喜好品味,只要有興趣,都會找到適合的活動。
新冠開關後,生活逐漸回到正軌,藝術活動亦再次活躍起來。過去的半年,我幾乎每星期都參觀欣賞一至兩個文化藝術活動,由西九故宮的National Gallery 展覽、灣仔艺鵠的插畫展、深水埔合舍的相展,文化中心、大會堂不在話下,藝穗會的爵士樂、四重奏讀書會……
對於早前因Taylor Swift 世界巡回演唱會沒有香港站,不少人由此產生各樣聯想:再次證明香港是「文化沙漠」以致「金融中心遺址」的證據。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呼籲政府要引入葉劉話要引入Taylor Swift及Beyoncé 以吸引外地旅客。
每次見到這種言論,我都會想起文化學者Ackbar Abbas 的 “reverse hallucination”。Abbas以止形容那些對香港有豐富文化視而不見的人,總是覺得香港是「文化沙漠」而「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正在舉行,紀念查良鏞生辰的「金庸百年誕辰」活動為例,活動包括在中環愛丁堡廣場及沙田文化博物館的展覽,亦有進念二十面體即將演出的「戲曲金庸:笑傲江湖」。進念這個作品的特別之處是分別以京劇、崑曲、南音演出《笑傲江湖》(5月17至6月9日)。《笑傲江湖》原著、電視劇,改編成《東方不敗》的電影版,在香港長大的我們都耳熟能詳。以不同戲曲方式表現的《笑傲江湖》折子戲會是怎樣?
還有不能不提Music Lab舉辦的「本地薑」音樂節(5月至7月)。音樂節演出的都是本地著名的年青音樂家,有鋼琴、口琴、色士風演奏,古典音樂至爵士樂。
由表演到創作,香港都人才濟濟。與其吃力爭取Taylor Swift 或Beyoncé 來表演,何不支持本地演出,支持他們成長,走出香港,成為我們的出口。
半世紀前,有幾多人會想到金庸的武俠小說會創造一個全新的文學類型、作品雅俗共賞、風靡華人世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華語文學的重要資產。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