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波利
這個2022年交替之際,在公營領域似乎沒有太多值得一看的展覽。例如M+要看的朋友應該早已前往,甚至完成二刷;大館亦沒有祭出與國際藝術館的合作項目(當然信任與迷惑,如未看過還是值得一看)。因而香港藝術館的呂壽琨展,可謂其中一個亮點。
除了香港藝術館的四十多幅館藏,呂氏家族亦借出約十幅珍藏作品;需知道HKMoA是極少為藝術家舉辦個展的,是故此展令我既喜又悲,怕的是這展覽是香港為呂老舉辦的最大規模展覽了。從這前提看,恐怕辦得不夠好。
當然難度是有的。從副題尋禪之道展開,由練習的摹仿作品、傳統國畫、最著名的禪畫,以至學生作品都有展出,涉獵範圍與邏輯關係也有了個大概;但題目太大總很難說得圓滿,不過絕對能以前輩的作品自身來彌補。
繞過玄關展區,先看到的是一系列的風景國畫作品,這區擺放的,例如《九龍避風塘》並不算最嚴格而言國畫系統的作品,採用了寫生式的線條,伴以水墨特性而成。《調景嶺》《海港》等顯示出禪畫以外的創新之處。
而在禪畫的展廳之前,則是呂氏家族捐贈作品為主的傳統國畫作品。反而是這些卻令我對前輩有更多的認識,水墨創新可能是很多當代朋友的第一印象,但至於作為一個中國美學家及國畫大師的一面,透過這一批作品似乎是更好的展現。
國畫的題款需要有一定的要求,但內容、如何處理都是很個人的;看呂老的作品題款就好像是上了一節美學甚至是中國哲學課一樣,有一些是借仿藝術家時順道透過題款介紹這位藝術家生平風格特色以及對其的看法,又有像《漁父圖》對歷史事件直接提出哲理性的想法。
遺憾的是香港藝術館對於自身強項,國畫賞析的領域並沒有發揮更大的功能,不論是文字上或職員的介紹均不能協助初學者更了解作品為什麼好。沒有令人失望地他們軟件上提供的是更多的滋擾,例如在鑲裱完好的作品前下不必要的界線、使用沒有電子版的附加資料。唉,不說了,他們不會改的。
重頭戲當然是巨幅的禪畫,放在今天藝術價值無減,已放在五十年前時代意義更濃,擺在眼前地回應着香港的藝術家甚或是中國藝術如何呼應着世界的浪潮前進着。
回到展覽的另一展區,全展另外的一個亮點便是最後一個展廳展出受到呂壽琨影響的一眾同儕、學生藝術家的作品;同時背景播放着前輩授課的錄音,專注地聽課,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因為藝術大家的美學思考,也非常羨慕早一代的藝術家可以受到這樣的教育熏陶。這一種在其他大師作品中尋找呂壽琨的體驗亦是十分奇妙。
雖然上文有些批評,但總括而言觀後感仍是圓滿的,在選材上涉獵了不同範疇的一些有趣作品讓觀眾可以多角度地了解大師呂壽琨的各種藝術面向。而尋禪之道的目標我見是未能達到,尤其是觀展之後可以觀察到大師的藝術修為背後有強大的中國藝術、史學、美學觀作背靠;一路走來,絕非三言兩語,不如說是回顧展更有點韻味。
步出展廳,翻閱着前輩的手稿,巧而拜讀了《今日在香港談中國學術,應有的認識》,開首便提到了「香港文化沙漠說」;多想向前輩說一聲:香港已經不是文化沙漠了,這不都應歸功於你嗎?看到了世代的問題,身體力行的去改變他,也許這樣的事實更好的歸納了大師的尋禪之道。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