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影展宣佈今年把終身成就獎頒給梁朝偉。據報導,得過這個獎項的只有五個亞洲人:黑澤明、宮崎駿、許鞍華、吳宇森,以及印度導演薩雅吉雷。從楊紫瓊到梁朝偉,香港電影的遺產實在驚人。身為梁朝偉的資深粉,開心之餘,腦中也湧起太多回憶。
今早在流行文化的課堂上,我才跟學生說,我們喜歡一個明星,除了因為他的長相或演出,更重要的可能是因為我們認同這個人。就此,我經常現身說法:在我小時候的譚詠麟及張國榮之爭中,我從來是百分百張迷。是不是譚的歌不好?倒也不是。我當時也會用零用錢買譚的卡帶,也喜歡他的某些歌。但,我在譚身上找不到可以認同的特質。相反,張國榮身上無論是叛逆、纖細、陰柔、前衛、孤高、憂鬱,可供我認同的實在太多。
所以我常常說,迷明星是「三歲定八十」。你小時喜歡什麼明星,某程度上已說明你是什麼人。
但除了最鮮明的譚張之爭,在我心目中,其實還有另一個近似例子——就是在梁朝偉與劉德華之間的選擇。
八十年代中後期,五虎的發展漸見鮮明,而有能耐在影壇發展的只有兩人,就是梁與劉。初時我兩個都喜歡,劉德華也曾演活了楊過(必須承認他仍是我心目中的最佳楊過)。但梁朝偉是很不一樣的。小時候睇電視書,記者常常描述他很沉默寡言;他偶爾會談及自己在單親家庭長大,不快樂,沒安全感,又強調自己不適合娛樂圈,想早點退出。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後來是《阿飛正傳》的最後一幕令他打消退出念頭。
當時我想:這個人怎麼這麼複雜。對於一個十一、二歲左右的小孩來說(當時我開始看亦舒),梁朝偉彷彿是個小說中的人物,有種不吃人間煙火的氣質,但同時又有著凡人的痛苦;在娛樂圈,他似是個外星人。侯孝賢多次說,跟梁朝偉合作兩次,印象最深的是他一閒下來就躲在一旁看書。另一邊廂,當上天王之後,劉先生永遠一副chok的狀態,唱腔造作,演戲也極度自覺,彷彿對他來說,要型要帥比起演得好更重要。
兩人之間,我會認同誰,答案呼之欲出。
喜歡梁朝偉到一個程度,我甚至從不挑剔他的歌藝。直到很多很多年之後,華星推出復刻CD,我買了他的《朦朧夜夜裡》重聽,才驚覺裡面有些歌他真的唱得很難聽(當時廣東歌專輯的選曲常常很多元化,初出道的他竟也要唱搖滾)。但我為何照單全收?那是因為認同感蓋過一切。當然必須強調,後來他跟台灣音樂人周治平合作,就脫胎換骨了。
梁朝偉的沉鬱與複雜性化成了他一系列的精彩演出。《地下情》、《殺手蝴蝶夢》、《哥哥的情人》、《悲情城市》、《重慶森林》、《三輪車伕》、《春光乍洩》、《海上花》、《花樣年華》、《無間道》、《色戒》…..(下刪三萬字);在華人男演員中,已經無出其右。
不過,他也有令我失望的時候,尤其是最近十年在大陸拍的電影。有次看《捉妖記2》,看到年過半百的他嬉皮笑臉風流倜儻,真的令人尷尬非常。他為錢而拍嗎?我記得他講過,有時演多了深沉的角色,偶爾也會想演喜劇輕鬆一下。作為資深粉,我只能這樣理解。但當然,他仍然有非常好的演出,例如《尚氣》。
平時,他沒戲上根本上不露面。但當要紀念梅艷芳張國榮,他又會上台開金口,唱《朦朧夜雨裡》,唱《有誰共鳴》;重要的已經不是唱得好不好,而是他為故友做一件以他地位其實不一定要做的事。《悲情城市》重映,已不需要他宣傳,他又會親赴台灣出席。他有點自閉,但又有情有義。
他很少受訪,所以每次我都細讀,越來越感覺他是個智者。早前,他受訪時說,不用拍戲的日子,每天六點起床做運動;而他發現自己喜歡的運動(如風帆、滑雪)有個共通點,就是不用跟人競爭,不用團體合作,而且講求平衡,又可以接近大自然。最近,當劉德華出現時展露一張蠟像式的「年輕」面孔,梁朝偉似乎已經不太介意把老態表露人前。他輕鬆自在,自然老去,活出一種境界。這些都是已成大叔的我非常認同的。
我們那年代的人,遇上過梁朝偉張國榮梅艷芳林憶蓮這些人,其實很幸福。對他們付出的愛,你永遠不會後悔。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