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女孩》在愛丁堡藝穗節演出照(攝影:Moon 9 image)
(獨媒報導)由葉雯麗執導、同流創作的本地原創音樂劇《移家女孩》(Draft My Life: A Concept Musical),今年八月飛到愛丁堡藝穗節,借著年輕女孩決心建立自己屋企的故事,在Asian Art Awards中奪得Asian Art Special Award。
演員兼作曲的陳慶濤笑言:「很開心,光宗耀祖!可以讓大家認識到一班新的、香港的表演者,去創作屬於他們的音樂劇,並獲得肯定。」導演葉雯麗亦指,普遍外國人接觸香港文化時只聯想起傳統技藝,例如粵劇、舞獅,今次獲獎讓大家以音樂劇的途徑去看香港,非常鼓舞。
《移家女孩》的曲、詞、唱都由同流團隊包辦,全劇以廣東話演出,陳慶濤不禁抱怨:「廣東話真的很難填詞!英文沒那麼多音嘛!」但正因如此,他對本地音樂劇發展感到樂觀:「我們最適合做原創音樂劇。很多音樂劇經典如果翻譯成韓文、德文甚麼的,沒那麼難,但廣東話真的很難。所以我們最舒服就是原創,用自己語言。」
談理想其實仍需妥協? 盼有出走的勇氣
概念音樂劇《移家女孩》屬同流劇團的「衣食住行」系列作品之一,以「住」為主題,由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創作;除了訴說他們這一代人在香港面對住屋問題的迷茫,也思考有關「家」的可能性。
二十幾歲的陳慶濤,早幾年在演藝學院畢業,一直是自由身演員。對於理想的屋企,他坦言自己想像不到:「我一想像就,唉,唔好想像。我在這一行,收入這麼不穩定,我又如何很穩定地應付屋企開支呢?但我又愈來愈大...... 我又會想,我還做不做這一行呢?(笑) 我就變了想這些,而非理想中的屋企!」
葉雯麗認為,尤其在香港這個城市,談及理想的居住環境就像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我連可否租到自己地方也未必維持到,還如何想像裡面有些甚麼?好像總是在很大限制裡建立...... 那個理想,好像是要compromise (妥協)?」
《移家女孩》在愛丁堡藝穗節演出照(攝影:Moon 9 image)
在《移家女孩》劇中,女主角Clara在傢俬舖內任職產品展示設計師,她漸漸長大,計劃離開父母、自己搬出去住,卻遇上各種阻滯。
今年2月,《移家女孩》在香港上演,其後因應愛丁堡藝穗節而改版,將2.5小時的劇濃縮至1小時內。除了內容上的修訂,陳慶濤指,他們在主題上也刻意思考多了故事與移民的關係:「我們覺得既然衝出香港,不如把重點放在『決心要走』背後在想甚麼,那份勇氣是甚麼。」
葉雯麗說:「始終這幾年不少人離開,他們啟發我去思考『到底怎樣才是我們屋企?所以我在這個劇的一個心意,就是送給他們…… 其實當一個人踏出新一步、找新生活或理想的家,過程中不斷問自己想要甚麼時,一定會迷失或孤單,很徬徨。但夜晚時,一個人時抬頭望到星星,就會記得大家是連結在一起的。(劇裡)有句說話:『大家都一齊迷茫,就無咁孤單。』就算我們對屋企未有一個答案,但至少是一齊的。」
愛丁堡觀眾熱烈捧場 買飛重看支持
愛丁堡藝穗節始於1947年,是全球最大規模且歷史悠久的藝術節;在為期一個月的節期內,有多達三千部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類型演出,每年吸引過百萬旅客朝聖。如果想在當中爭一席位,其實沒有所謂甚麼「準則」,唯一需要的就是租到場地,以及高昂的住宿交通等費用。
葉雯麗指,團隊當初想也沒有想過要去愛丁堡,幸得同流藝術總監鄧偉傑賞識並贊助,以及成功申請藝發局資助。她坦言,參加藝穗節的成本很高,即使所有門票售出也不能回本,「所以真的很感激老闆(鄧偉傑)給我們機會。」
葉雯麗跟演員一行十二人,連同大小包箱的道具,成功搭上飛機。到步後卻有新的挑戰等待大家——如何在云云演出中脫穎而出?愛丁堡的街頭掛滿漫天海報,觀眾們都看到眼花繚亂……
於是,團隊決定兩星期不斷遊街拉客,奉行「白天宣傳,夜晚演出」的策略。葉雯麗說,他們非常幸運,在當地兜轉一陣子,就找到一個合法表演、不會被趕走、而且人流很多的角落,演員就會在那裡唱歌跳舞,表演一小段內容;不少遊客被活潑的音樂吸引,駐足停留。
雖然《移家女孩》以廣東話演出,卻無減外國觀眾的熱情。陳慶濤最記得一位觀眾說:「我剛剛顧著追字幕,但很精彩!現在我去買第二張門票!再看多次!」他坦言自己出發前也有擔心外國觀眾較難吸收,但見到他們在謝幕時起身拍手、歡呼,被香港原創故事感動,就很開心。
受外國無稽表演啟發 望本地劇場更多突破
在愛丁堡期間,他們也觀賞了不少演出,葉雯麗形容有些甚至「不是一個show」—— 例如一個沒有演員的沉浸性劇場設定,觀眾各自有一部街機,可投入金幣或按掣,走向不同結局;又例如一個演出是有4個人在跑步機上,需要完成不同任務,有人在跑步機上煮飯。她說:「它不是一個故事,但又好好看,好多千奇百趣的ideas;但香港的(創作)就保證一定要好,或觀眾要接受。」
葉雯麗覺得,兩地培養文藝的土壤確實不同。她說,英國的生活節奏較慢,讓人可以好好細味和享受生活,靈感也特別容易湧現;香港就是「做啦,做啦!要啦,要啦!」比較結果導向,需在限時內要完成一件事。
被問到想不想改變香港創作風氣時,陳慶濤說:「我想一步一步來,不是一步就說『喂你們這些不好!』,只是大家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拉闊一些,慢慢把外國經驗滲進來。」
葉雯麗就覺得香港劇場也有其特色,值得保持:「我想(香港)學習外國的開放,但同時香港的藝術有一定水準要求,其實是很好的事。愛丁堡場地的同事讚賞我們很專業、很認真,我覺得這很香港特色。」
記者:馮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