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說起當代藝術家,大眾對他們印象也是師承某大師、從某著名藝術學校畢業,習慣獨行獨斷,一人躲在工作室默默作畫;但亞洲藝術文獻庫希望探問,藝術家有沒有可能來自草根社會,三五成群,共同地集體創作、生活、體驗?
完成翻新的亞洲藝術文獻庫舉辦《群策群學》展覽,邀請雅加達基層辦學的藝術團體Gudskul合作,連結八個來自亞洲各地的藝術群體,以錄像、雕塑、遊戲和小誌等方法,展示當代藝術家的另一條路徑:他們可以成群結隊,討論藝術、策劃展覽、生活、行動,從彼此身上學習和吸收靈感。
把過時與腐敗的都燒掉:以藝術介入不公義
亞洲藝術文獻庫圖書館翻新後,藏書量擴大近一倍,並於10月迎來首個展覽《群策群學》。負責人鍾玉文指,最初團體構思時,談到藝術家的學習與教育多數來自主流學院,一旦畢業後就會斷裂;但當藝術家組成群體,在朋輩之間交流、切磋、點評,便可以將學習藝術的路延伸得更遠而且闊。於是團體邀請雅加達基層辦學的藝術團體Gudskul合作,連結八個來自亞洲各地的藝術群體,以錄像、雕塑、遊戲和小誌等方法,探討藝術群體的生成與運作。
《馬拉坎的瘋狂》回應1986年「廈門達達」在廈門文化館外焚燒60件作品一事。
眾多作品之中,《馬拉坎的瘋狂》的硬紙板雕塑可以說是最搶眼。這座鮮紅色的火焰由奎松市群體Load na Dito創作,回應1986年「廈門達達」在廈門文化館外焚燒60件作品一事。「廈門達達」希望藉行為探問藝術形式的可能性,並抗議當時的藝術機構,引起社會哄動。
雕塑作品讓人思索火焰的本質,雖然具破壞力,但也象徵轉變與再生,可以迎接新開始;《馬拉坎的瘋狂》的錄像部分,記錄一班向UGATLahi致敬的駐奎松市群體參與示威的片段,正好與此呼應。在1990年代後期,UGATLahi經常在大型遊行中製作官員的紙牌人像,與市民同行,爭取種種公義。片段可見,當遊行結束時,UGATLahi的藝術家會放火把人像焚毀,此舉意味他附帶的權力、地位都隨之燒成灰燼,主權在於人民手中。
《國之花》透過輪廓鮮明的線條,凸顯主張女權的泰國藝術雙年展Womanifesto。
取之生活的藝術,自然與政治及社會議題無法分割。由龐克搖滾舍創作的《國之花》木刻版畫集,透過輪廓鮮明的線條凸顯1997至2005年間活躍於泰國的藝術雙年展Womanifesto。從畫中可見,藝術家與婦女在農村札營,學習手藝及生活智慧;有人聚集並舉起拳頭,象徵女權及實際行動。
有趣的是,《國之花》配合《表現(不)恆常性》裝置,從鏡象中反映出木刻版畫集的另一面。只要觀賞者站在特定角度,便可見到背面同樣是黑白色版畫,但所描繪的不再是鄉郊,而是示威現場,反抗者高舉「Strike for Gender Equality」(為性別平權而罷工)的標語;在性別議題的背景下,折射藝術與行動共有的雙面性。
《國之花》配合《表現(不)恆常性》裝置,從鏡象中反映出木刻版畫集的另一面。
鹽、層層壘、紙牌遊戲——敘述歷史的百種可能
《高雄達達》由藝術家虛構出一個「活躍於1980年代,名叫『高雄達達』的群體」。
誰可以書寫歷史?歷史論述當中存有縫隙,又可以用甚麼填補?以收集資料、保存歷史檔案為定位的亞洲藝術文獻庫,希望藉《群策群學》,探索更多歷史紀錄的可能性。其中由斯卡托德藝術勞動合作社創作的《高雄達達》,便虛構出一個「活躍於1980年代,名叫『高雄達達』的藝術群體」,並為它創造檔案。從草稿、宣言到日用品,反映「高雄達達」奉行天體主義,並認為歷史與未來可以相通,互為影響,從而檢視當時台灣藝術生態的局限與可能。
至於印在餐紙上的《全形食譜》,取材自產於米沙鄢群島的珍貴手工海鹽「全鹽」,以藍色字跡列明如何以火、水和灰製造它。這些摻雜與混合的工序,好比組成藝術群體的過程,同樣是把看似互不相干的人聚合,從而帶來昇華與轉化。另外,《全形食譜》也叩問歷史紀錄的形式,嘗試以鹽作為說故事、存檔和想像的載體。
《建構一個VIVA ExCon》以「層層疊」為主題,探討藝術群體不斷的組成與瓦解
互動裝置《建構一個VIVA ExCon》,是一個色彩鮮豔的層層疊,它立於一張白色圓桌上,並以黑字印有與Black Artists of Asia及VIVA ExCon相關的歷史資料。然而,當中的字句並不齊全,某些詞彙被抽取,使句子充滿空隙與被二次填充的可能。
藝術家把摘錄了的詞彙印在層層疊的木條上,並以此遊戲比喻藝術群體的生成與瓦解。花上很多時間建成的高塔,只需絲毫錯差就會崩塌,但倒下並不害怕。解構後的藝術群體將分成不同部分,重新排序及交錯,促成另一個新生的群體。
BiSCA《圓桌》是一套紙牌遊戲,就藝術群體的實踐提出種種問題,參加者可以互相問對方;翻去紙牌的後頁,有答案參考,但有些只是筆跡與顏色,一時沒法說清。
展覽《群策群學》在上環荷李活商業中心11樓展出,現已開放予公眾參與,直至2023年4月1日。下月起,亞洲藝術文獻庫將舉行一連串講座、工作坊及表演,邀請香港的藝術群體「據點。句點」及「天台墊」參與,剖析藝術群體在本地的生態。
記者:馮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