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子瑜(《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備忘錄──香港樂壇變奏》作者之一)
廣東歌近年因社會形勢以及疫情影響,再次掀起一股炙熱浪潮。當然有人會認為這只是「虛火」一場,但時代的更迭又讓人不其然回想起上一個廣東歌的盛世。而盛世的代表人物,自然少不了已去世19年但仍不斷被懷念的梅艷芳。
那時的廣東歌除了有帶領亞洲流行文化的前瞻性之外,叫人著迷至今的,還是有種活在自由文明城市的想像。歌詞涉及性別意識的解放、對物質城市的反思,甚至是擁抱世界、關懷世界的視野,如Beyond 的《Amani》、《海闊天空》或梅艷芳的《愛將》。
不過,鄧正健曾藉分析姜濤的《作品的說話》,提到廣東歌的反戰主題素來只有「愛與和平」之形,卻未及探討「戰爭倫理」之實,而姜的作品則以戰爭帶來的傷痛與人道精神作為歌曲中反戰的基礎。所以,姜濤以藝術宣揚和平的實踐,就遠遠拋離了過去廣東歌口號式的反戰立場。[1]
以上的論述將兩個年代的作品作出區分和比較,但不能否認的是,兩個年代的廣東歌都同樣有對人道精神的關注。而且,就算上一個世代的廣東歌在內容上較流於表面,但卻有歌手以實際行動呈現了舊世代歌曲中那份無分身份、區域、階級的愛,相較於只是歌詞內容上的邏輯思維,真實行動可能更有意義。
梅姐以作品回應社會
回看八九十年代,主流歌手會以作品回應社會的例子不多,那些年通常都是達明一派、凡風、Beyond等樂隊創作關於移民潮、環保、學運等題材的歌曲。在主流歌手之中,梅艷芳則屬少數。
基於鄰近地區的政治經驗,香港人在經歷過去的政治問題時,都會勾起一些香港人關於人道危機的猜測或疑慮,而梅艷芳總會站在前線,給予港人安慰。
梅艷芳曾於2003年為沙士患者的家屬籌款,又曾經親力親為支持民主運動及成立慈善基金。除了籌辦活動,召集各大明星共襄盛舉,也會創作與計劃有關的主題歌,傳播文明社會對世界的關懷,協助貧窮、疾病、老弱及遭遇人道災難的人。
梅艷芳曾在1990年「香港心連心,凝聚每分光」演唱會上回應香港當時的移民潮,並稱香港永遠都是自己的家鄉,定會盡力讓香港更美好。她亦身體力行,成立了梅艷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並製作了歌曲《四海一心》,歌詞中「要奮勇投向這真理/要決意達到這希冀」更是支持當年的民主運動,使香港及廣東歌在風雨飄搖的年代,仍然散發著人道精神的光。
當時,梅艷芳為了澄明她堅定的立場,還一度拒絕到大陸工作,辭演電影《阮玲玉》,並放棄大陸演唱會的機會,以行動證明了她對香港的愛。她的歌曲內容確實未必有如現今的新歌那麼複雜,但從簡單直接的歌詞,配合她的善舉,又讓廣東歌的意義在時代的烘托下顯得非凡。
政治立場與宗教情懷
梅艷芳有鮮明的政治立場,但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她開始多了在大陸工作,甚至有人評論她「轉軚」,拋棄了原本的立場。她卻認為不能以單一方式應對事情,要隨著情況的變化有所改動。[2]放眼今天,這似乎可以成為新一代歌手的借鏡——愛從來都不只一種,愛的方法也是可流動多變。
梅艷芳曾在1998年於紅館舉行的「星雲法師佛學講座」擔任嘉賓,並獻唱《心經》一曲。她提及自己那幾年開始篤信佛教,研讀《心經》,她說《心經》讓她學習將事情放下。如果愛是一種形式,那麼梅艷芳在信教之後的愛,少了藉反抗明志,多了溝通、理解和包容,例如她也曾隨演藝人協會與中國官員商討在港演藝人的權益,繼續為香港服務。就算她在大陸的事業發展受阻,但她仍然可以成為慈善家,到大陸各地賑災,將對香港的愛,散發到更遠的地方。
按梅艷芳的觀點,如果只以單一方式行事,可能會讓更多可憐的生命失去救援,但如果換一種方式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就如吾爾開希最後仍能獲准參加梅艷芳的喪禮,因為這已經不是政治上的決定,而是人道上的安排。
今時今日香港觀眾仍然對於明星歌手有很多立場上的爭拗,並用一種特定的標準評論他們。但以梅艷芳的例子來看,愛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拒絕與排斥可能未必比起包容和溝通更能表達對自己地方的愛。2023年在即,懷念梅姐之餘,希望香港在新的一年也可以有更多表達愛的方法。
[1] 鄧正健:星期日文學,明報,2022-05-08
[2] 人物系列:娛圈盛世抗爭符號,梅艷芳港式家國情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