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飯戲攻心》(踏台版)充滿新鮮感的改編

 《飯戲攻心》(踏台版)充滿新鮮感的改編

香港藝術節圖片

香港藝術節找了陳詠燊將他編導的電影《飯戲攻心》改編成舞台劇版本,當看到陳詠燊親自改編並交給黃龍斌執導的這個「踏台版」時,難免會比較一下原賣座電影有哪些元素會保留進舞台中,以及從台上看到哪些新鮮的東西。依《飯》劇整個演出的情況來看,劇情發展大致跟電影版分別不大,但有明顯的改動之處,反而舞台演繹效果上就有電影版沒有的許多獨特之處。

電影版的《飯》見二佬被油壓床壓傷手,而《飯》劇則改為二佬(梁仲恆飾的陳禮)被油壓床壓傷頭,這改動明顯比原版本更佳,因觀眾不祇一次聽到二佬說「暈暈地」,頭傷後二佬對大佬爆發的怨憤便可比祇是手傷大很多倍,故此兩兄弟在台上為上一代恩怨及前度/現任女友(廖子妤飾的 Monica)爭吵時,看來就比電影版罵得更激烈及更能刺痛被罵者的心。可惜是編導沒將「暈暈地」這創作新意念玩得更瘋狂,例如沒在台上演繹腦傷、思緒混亂的二佬以一些意想不到的做法(狂想)把大佬玩弄得死去活來。

《飯》劇在角色從事的職業上比電影版有更深入的刻劃,如舞台版寫出大佬 (周國賢飾的陳鴻)拍過甚麼受歡迎的電視廣告而電影版就欠奉,此新安排無疑使「大佬理應受家人們尊重的父權形象」顯得更突出。三佬(陳湛文飾的陳熹)棄演電影版的電競選手,而是演元宇宙科技的開拓者,這明顯跟大佬把舊式大型叉燒爐視作可升上太空的火箭一樣,更深刻彰顯時代的轉變是極速的,教角色和觀眾深思:若堅守舊事舊物(如劇中大佬那爸爸留下來的殘舊家居)卻窒礙人的生活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堅守還值得嗎?大佬對家庭的新思維透過進入火箭艙(叉燒爐)的幻象戲演繹出來,電影版沒有的火箭升空場面幻化成天台上家人相處變得和諧的情景,究竟該份和諧是將來的實況?還是跟火箭同樣是憑空想像的幻象(現實並非如此)?編劇没有提供答案,但就帶給觀眾無限想像,也跟電影版獨有的大佬遇上媽媽魂魄結尾戲,帶來不一樣的角色心境與戲味,電影版是從媽媽的魂魄見執迷過去,而舞台版則從家人和諧見放眼將來,是對比強烈的兩個極端。

導演黃龍斌是個曾修讀形體兼替多齣舞台劇編舞的舞蹈愛好者,《飯》劇也跟他的執導前作《我們最快樂》一樣,有大量形體動作和舞蹈場面融入劇中。火箭升空後的天台戲在滲入適當的形體處理下確予人家庭和諧之感,但我不喜歡以眾人突然躺下來兼紙碎飄揚作結局,這結局無疑會使人思索「突然躺下來」的含意,卻框限了對陳家中人的未來想像,為何總要想及悲情事?《飯》的電影版有推翻餐桌、打架的高潮戲,而舞台版則沒有推翻餐桌,見到的是黃龍斌將打架場面編排成像電影慢鏡的舞蹈動作場面,非常喜歡慢鏡這心思,令人看時有空間去深思:為甚麼不能理性點去處理人與人之間的恨意?無論是慢鏡舞蹈還是每兩場戲之間的間場舞蹈編排,都聽到有激烈兼音量巨大的搖滾風鼓聲作配樂,活像是擊出角色們那內心的焦慮/不安/怨憤,導演之所以親自編排一場場能見角色情感、心力的間場舞蹈 (不演完一場戲便緊接演另一場戲),顯然就是要將一些壓抑在內心、不能靠對白旁白宣之於口的焦慮/不安/怨憤,透過真切、沒有語言偽術的舞蹈演繹出來。

《飯》劇中大多數舞蹈場面都加插了紙碎飄揚的效果,那些紙碎沒帶來派對氣氛,相反是替角色們的焦慮/不安/怨憤及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相處困局作贈慶、諷刺,贈慶、諷刺背後其實是布萊希特那間離主義的劇場表達手法,即透過抽離現實生活感的視覺編排激發觀眾想到:究竟創作人諷刺的是甚麼?劇中角色的處境值得被諷刺嗎?…… 電影版的《飯》在蒙太奇剪接下,見眾角色一個接一個地唱歌曲《還是覺得你最好》,便彰顯生活和相處縱使障礙頻生,然而彼此仍有着一份珍惜眼前人、想家庭團結之心,相反《飯》劇祇安排大佬一人用結他自彈自唱《還是覺得你最好》,從周國賢的歌曲演繹中可感受到大佬是有對親情、愛情的困局作出包含內疚的反省,可是夾雜着偏執的反省從思維上總得不到某些眼前人瞭解、認同,於是歌聲與結他聲中亦流露濃烈的孤獨感。我坐的位置看不到舞台上其中一個側面,便一直以為有現場敲擊手在那台側打鼓,演出後才從場刊及網友回應中確認沒有現場打鼓,就證明音響設計者馮展龍與現場混音師林冠江在處理預錄鼓音(音效)上有多出色。

張蚊設計的舞台佈景是寫實與象徵效果兼備,看來老舊的斑駁牆壁確使大佬跟二佬、三佬爭拗是否出售祖業的戲份,多了能讓觀眾看見的重要理據。觀眾席與台上演區有一重玻璃隔着,而戲份很多的前演區又跟戲份偏少的後演區(即台上那個開放式廚房)有另一重玻璃隔着,加上一扇不時開/關兼有類似磨沙玻璃的門,都教人感到門與玻璃能跟某些情節構成有關連的象徵、呼應效果,如二佬關門後像怕洩漏機密般跟 Monica 通電話,以及 Monica 於門外總顯得溫婉、純真,偏在關門後卻爆發出狠辣的通電話態度(廖子妤能以截然不同的說話方式和節奏,細緻傳神地將門外與門裏的落差演得夠巨大),便見門把人的真性情/虛偽/身不由己彰顯得活生生。電影與舞台版都有大佬與其前女友 Monica 帶出的手機訊息誤會戲,見溝通之門從緊閉到剛打開的誤會戲可說是《飯》的創作重心,當中包含的溝通問題也可以於其他角色和劇情中找到,各種溝通問題一層一層地積壓起來,便如滾雪球般使角色們的角力急速惡化。

《飯》劇的玻璃可以象徵人與人之間的阻隔,如大佬知道前女友跟二佬有親密關係後,像玻璃般透明的三角關係便變成易起衝突的相處阻隔。尤其喜歡「一間屋最想令到每個人開心嗰個,係最唔開心」(黃呈欣飾的 Meow 對大佬說) 與「我哋唔承認我哋之中,係愛中有恨,恨中有愛……我哋係時候坦白」(大佬對 Monica 說)這兩句對白,因講對白的人有着的是一份善意、睿智和對人對事具深入的觀察力,而劇中另一能看穿、瞭解别人之心的正是 Josephine(胡麗英飾),她一臉無奈地婉拒三佬的求婚,就是看到三佬可以善變得可怕及跟她的生活有愈拉愈遠的距離,該份遠見跟她常在開放式廚房中被兩層玻璃阻隔的情景,構成了吸引、意想不到的角色處境刻劃。

《飯》劇的角色演繹定位明顯跟電影版有分別,電影版中的 Monica(鄧麗欣飾)比較自信和像事業型女性,而廖子妤演的 Monica 撇除狠辣戲,竟顯得內向、沉鬱及像個宅女,忽然哼唱歌曲的一段戲又似個曾有很多經歷但仍見純真的文青。電影版中的 Meow(林明禎飾))跟黃呈欣演的 Meow 同樣是性感的,不同是黃的廣東話比林顯得純正,以及林的演繹像充滿青春魅力的少女,而黃的演繹則像個有很多獨特待人處事經歷的成熟女性。電影版中的 Josephine(王菀之飾)跟胡麗英演的同一個角色都是擅長烹飪,不同是王演來像個二十多歲的電視烹飪主持,而胡演來則像個三十多歲的女傭或家庭主婦,偏偏 Josephine 的未婚就令這角色配搭陳湛文演的三佬時,帶來一份姊弟戀的味道。陳湛文演電影版的電競選手三佬,也跟演舞台版的元宇宙科技開拓者三佬,有明顯的演技分别,舞台版的三佬像個較成熟的年輕才俊,不像電競三佬般似個除了打機外便任何事情也不懂的宅男。梁仲恆演的二佬比張繼聰演的電影版二佬,多了更強勁的爭吵爆發力,但一些感情戲的細膩度或感染力,卻不及張的演繹。周國賢演的大佬跟電影版中黃子華演的大佬,同樣像個嚴肅的父親,不同是黃從嚴肅中能適當地混入喜劇感,而周則從嚴肅中混入了柔情。

劇情發展近似的同一個故事,於改編成舞台劇後能帶來大量的新鮮感,便證明編導皆有發掘劇本潛力的敏銳觸覺,盼香港有多些創作人擁有類似的觸覺,並將多些本已大受歡迎的戲改編成更有創意的戲,那就是香港電影/劇場觀眾之福。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