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映之地》:長洲戲院下期放映嗎?似有還無](/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被歲月薰黑的石屎外牆、鋪塵垢的觀眾膠凳、「下期放映」之處空白的位置尚在等待電影海報……這裡的一切都像被時間凝住且靜止,除了一隻活的唐狗,會偶爾在舊戲院各處散步穿插,以及那外面高至腰間、讓人苦惱於剪葺的雜草。
浪頻道製作的《無映之地》,由邱萬城主演,古本森執導,將於8月15、22、29日於長洲某處上映,有興趣可DM浪映画 (IG : wavepictureshk) 報名。
無聊日子都有意思
《無映之地》片長28分鐘,對白不多,劇本卻能頗有節奏地推進,交代了一個中年男人從市區漂浮到長洲荒廢的戲院擔任管理員,遇上一些人和事,最後因戲院要遭遷拆而離開的完整故事線。
雖然有明顯情節,但電影處理時刻意淡化,就像一個甚麼都沒太大所謂、沒特別情感的處理,有點覺得「生活不過如是」的悟意。但這並非消極或被動,反而類近豁達和輕鬆。
例如故事中提到的鬼故傳聞,內容驚嚇,但邱萬城表情一沉時,樣子可笑有趣,氣氛陰沉又帶輕鬆玩味;又例如上手管理員叮囑邱萬城「記得剪草」,下一幕即剪接到邱萬城站在高至腰間的雜草堆中,拿著大剪刀站著,神情無奈,觀眾席隨來輕小的竊笑聲。
《無映之地》就是有種說不出的人情味,不經意地滲透,予人溫暖和舒服的心情。唐狗多次穿插在不同場景,雖然安靜沒有吠叫,但牠輕快跨踏的步伐,或有時不經意的抬頭伸脷,已悄悄為電影增添生氣。
歲月無情 輕輕吻別電影
《無映之地》也算半套議題電影,邊訴說長洲戲院這樣具歷史味道的建築將面臨清拆,邊喃喃自語現已沒人入戲院看電影,劇本隱晦地把長洲戲院與香港戲院業的消亡命運串連一起。
導演對舊有美好電影時光的緬懷,處理克制但不失意象。例如借用了長洲戲院其中一套票房最高的《獨臂刀》(1967年),由邱萬城帶著兩個小孩重看。邱看得津津有味,但小孩卻悶得打瞌睡,場景幽默之中滿是悲傷。
有穿著西裝的人走來,比劃著手指,改建或裝修。最後管理公司打來,告訴邱萬城這裡要拆,他不用做保安員上班了。
電影的濾鏡與天然採光,折射出那麼唯美和浪漫的風景。對於被時代淘汰的事物,沒有硬橋硬馬的憤恨吶喊,只是輕輕的道別。
專程搭一程船 看一齣戲
緣份之下,我也從中環搭了一程船,來到長洲,看了這齣戲。
長洲戲院早在戰前所建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開業,服務長洲坊眾六十個寒暑,經歷黑白與彩色,至九十年代初結業,荒廢至今。沒有人知道長洲戲院的結局,但至少《無映之地》為它及其附有的人情味,留下倩影。
其中一句對白:「唔好話搵人睇戲呀,鬼影都無隻!鬼佬就有!」雖道出電影業的哀歌,但巧合的是,我們現在不就有一群人聚集一起,圍坐看電影;說長洲戲院沒有下期放映,但現在不就是在這地方,有投影燈、有銀幕、有人。
藍調音樂找來香港獨立音樂人Tomii Chan賦曲,與長洲一草一木襯托起來,很有fusion風格,趣怪之餘又撞出和諧。
這小島情懷與思念,那麼或隱或現,似有還無。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