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研究倡將生死教育融入日常教學 助學生應對離別

研究倡將生死教育融入日常教學 助學生應對離別

【獨媒報導】華人傳統社會一向忌諱談及死亡,學校亦缺乏生死教育。MWYO青年辦公室聯同香港生死協會發表《香港中學生看生死研究報告》,調查發現中學生雖視死亡為自然的事情,但面對離別時卻不知所措,並傾向選擇隱藏情緒,獨自承受傷痛。團隊建議教育局修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把「生命教育」改為「生死教育」,並將生死教育融入各學習階段及學科中,使學生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MWYO青年辦公室與香港生死協會合作進行生死教育研究,邀請了一間基督教中學及一間無宗教背景的中學參與計劃,對象為中三至中四的學生。團隊於今年一月至二月以問卷調查本港中學生對生死的看法,共收回277份有效問卷。其後,他們在三月至四月在兩所中學各舉行兩節小組對話,合共26名學生參加。第一節對話圍繞長時間的離別或死亡,而第二節的內容則關於生命的意義。對話由香港生死協會的專業人士帶領,學生們在過程中能就不同情境表達對生死的看法。

Untitled

學生雖視死亡為自然 仍感恐懼和憂慮

問卷的選項以五分為滿分,越高的分數反映學生對該描述的回應越正面,同意程度亦越高。在生命意義的部分,題目分為四個範疇—「生活品質」、「生命價值」、「生活目標」和「生活自由」。整體上,學生傾向認為生命是有意義的,總平均分是3.12。當中「生活自由」及「生命價值」的平均分較高,依次為3.24和3.18, 反映學生傾向有選擇的生活和了解活着的理由。

至於面對死亡的態度,問題則分為五個範疇—「趨近接受」、「恐懼死亡」、「逃避死亡」、「逃離接受」、「自然接受」,總平均分為2.89, 當中「自然接受」的平均分最高,有3.71分, 反映學生視死亡為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是自然而不可避免的事,態度傾向接受死亡。研究亦顯示,有部分學生認為生命不到自己控制,對死亡產生恐懼和憂慮,甚至視死亡為解除苦難的方法。若把學生的心理健康自評分數與以上兩方面的結果作統計分析,團隊發現群組的自評分數較越低,其生命意義總平均分也越低,他們亦越傾向認為死亡能解決苦難及煩惱,較難接受和面對死亡的事實。

學生望追求理想為生命添意義

此外,團隊在小組對話中發現,中學生談及離別和死亡時不善於表達內在感受,不知所措,有同學提及「唔知點,唔知應唔應該喊」。即使學生了解「接受」的重要性,卻沒有的具體方法去面對問題,反而選擇隱藏情緒,待時間沖淡感受。

問及對生命與理想的看法時,學生認為追求理想的過程較結果重要,有的認為留住健康才能做更多的事,有些則認為權力和金錢最重要,甚至凌駕於健康之上,「唔通我遲死啲但俾人睇唔起成世?」若生命與理想不可兼得,學生則認為可以有條件地犧牲生命,當重要的人經過慎重考慮後仍以生命換理想,應尊重其意願,「咁你病呀老呀,你都會死㗎嘛,咁不如死之前做你想做嘅嘢」,為有限的生命添上意義。

惟是次研究不包括精神健康情況不適合及正進行輔導的學生群組,MWYO青年辦公室高級社區及外展主任鄧若山解釋,計劃屬試行性質,相關的介入輔導措施可能與研究內容產生衝突,過程中或勾起學生過往關於「失去」、「離別」的經歷,故安排了專業人士從旁協助,留意他們的情緒反應。雖研究團隊難以知悉學生事後的情況,但在校老師有持續跟進學生的精神狀態,並得到正面回覆稱學生在對話後「多咗啲希望,多咗啲昐望」,開始著手規劃未來。

Untitled
MWYO青年辦公室高級社區及外展主任鄧若山

倡將生死教育結合日常教學

團隊建議教育局修訂《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將「生命教育」改為「生死教育」,並增加生死教育的資助。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副總監黎卓然指,現時只有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課程中涉及生死課題,鮮有出現在其後的學習階段。修訂架構可將生死教育滲透到各學習階段,並由局方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思考生命的價值。

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副總監 黎卓然
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副總監黎卓然

團隊亦建議將生死教育融入各學科中,由淺入深向學生帶出課題。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以歷史科和地理科為例,指前者涉及不同的戰爭事件,「我哋以往嘅學習入面可能淨係輕輕一兩句就講『曾經幾多年、幾多年打過仗』,咁就冇啦,但係咪喺呢度入面你可以特別可能再有一堂嘅時間,係再深入啲去同學生討論其實戰爭對人嗰種帶嚟嘅影響呢?即係對嗰個國家、對嗰個地方咩都好。」至於地理科則涉及人口發展、人口老化等議題,「當你老嘅時候,你下一步就係死,但彷彿我哋又好似冇特別去講呢啲嘢。」故團隊認為,透過與學科結合,學校可選擇一些易於理解又有正向效果的生死課題,讓學生多作討論和思考,從而學會面對死亡及離別。

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 梁梓敦
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

師資方面,大部分學校對生死教育的態度保守,老師欠缺相關教學經驗,團隊望教育局增加生死教育的師資培訓,先以講座或工作坊的形式開始,其後再增設為準教師的必修或選修課程,老師便能在校內提供適切的生死教育,引導學生思考人生的重要課題。此外,團隊建議學校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以問卷、深入訪談或焦點小組等形式持續評估學生的生死觀,方便識別有需要的群組再作跟進。

展覽將由在世的「失去」切入 延至生命最終章

MWYO青年辦公室與香港生死協會將於10月24至27日,在中環街市一樓舉行《練習失去 —生死教育展覽》,同場設四個展區,並以不同形式,如導賞團、分享會及工作坊等,引導觀眾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練習面對生活中的失去、死亡與離別。展覽題材談及「失去」,梁梓敦直言「好明白學校係好怕講死嘅」,學生或許未曾遇上生離死別,但必有「失去」的經歷,故較易代入。他續表示,死亡僅為其中一種「失去」,人生路上會失去其他事物,如健康、朋友、戀人等。透過展覽,他希望讓教育界人士明白能從「失去」切入與學生討論,循序漸進至人生最後的「失去」— 生命。

Untit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