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政府計劃清拆四棟房委會工廈,改建為公營房屋,引來極大爭議,四棟工廈出租率達97%,不少屬仍然運作的工業。在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有至少兩個租戶為港鐵日常維修製作工具,為港鐵製作尖頭鐵具的租戶陳先生指,本地小型工廠具速度及靈活性,直言「唔好以為乜都靠晒大陸」。
為港鐵供維修工具:唔係乜都靠大陸
在宏昌工廠大廈經營的其中一間鐵器加工廠,租戶陳先生正在以拮機磨利手中的鐵具,該尖頭鐵具是港鐵保養部的訂製品。陳先生解釋稱,當鐵路隧道滲漏地下水時,工程人員便是以此鑿開隧道表層,再用紅泥補回漏洞。記者訪問當日,他正在親手磨尖鐵具,供港鐵日後重用。陳先生表示港鐵之所以與他多年合作,正是因為本地小型廠有其速度及靈活性,「唔好以為乜都靠晒大陸」。
陳先生一如其他租戶,大讚宏昌工廠大廈內租戶互相幫忙、相輔相成。他指當一家廠戶有需要時,不論是借物品或是尋求協助,鄰近的租戶都必定會伸出援手,「全部咁多年都係街坊、老友嚟,大家都互相幫忙,好方便。」對於未來有可能要各散東西,他無奈表示「我哋唔想㗎,但係無辦法呀!」
陳先生提到,部份租戶從事的行業不免產生噪音、氣味及震動,私人工廈的業主往往拒絕租出單位予該些行業,而私人工廈內的其他租戶亦很可能因此不滿,「可能搬咗兩日已經被人投訴」。他指在宏昌工廠大廈,租戶們都樂意包容彼此,大家明白身在工業區工作的狀況,自己從未被投訴,形容這是宏昌獨有的人情味。
訪問當日,另一名租戶方先生同為維修港鐵作準備,安排一台絞牙機及全新喉管。方先生表示,當港鐵路軌底下的消防喉出現異常狀況時,他接到通知後便會在日間預備材料,待港鐵凌晨收車後再出動通宵維修,往往工作至翌日早上,「一日瞓幾個鐘咋,養家啊嘛」。方先生亦自豪指,新加坡國際學校早前更換全校喉管時也是找他幫忙。
在他的單位內,長長的喉管堆滿一室,牆上同時貼滿了女兒的畫作,筆風稚嫩,大概正解釋了方先生日夜工作、希望留在宏昌工廠大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