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香港民意研究所上周五(9月23日)公佈最新「限聚指數」,發現約七成市民認為現時的限聚措施太緊。對於「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下調至5歲,獨立評論員龔偉森認為現時社會已具群體免疫效果,相關政策不僅剝削兒童打針自主權,更反映港府「冇口齒、食言」。
香港民研於今年7至8月,以電郵向香港民研意見群組的成員發放問卷,共收回3821份回應。當中有61%受訪者認為,無論有多少確診個案,政府都不應設立限聚令,有71%受訪者認為現時現聚令過於嚴苛,僅三成受訪者認為現時限聚令過鬆或適中。
調查進行期間,政府尚未公布將「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下調至5歲。民研數據報導員朱祖良指,日前收到一名自稱「小飛魚媽媽」的市民來信,指自己是一名母親,女兒酷愛游泳,自幼便希望能成為運動員為港爭光。惟「疫苗通行證」適用年齡下調後,女兒只有接種疫苗方能繼續游泳,但她又不願讓女兒承擔接種疫苗的風險,坦言感「進退兩難」。朱祖良又引述該名母親指,不少有潛質的年輕運動員選擇離開香港避開疫苗,嘆感到可惜難過。
獨立評論員龔偉森則認為,第六波疫情以來,新冠肺炎死亡率已大幅降低,加上大部分港人已接種疫苗,確診的風險下降,質疑該下調適用年齡的依據。他表示,新政剝削兒童接受疫苗的自主權「如果政府要強迫小朋友打疫苗,其實我哋係令到小朋友接受啲咩嘅文化、意識形態呢?原來所有嘢都係要被迫去做,原來佢係要做個順民嘅。」
他又提到,香港現時已有群體保護效果,惟政府卻未遵守承諾放寬限聚令,「每當我哋有機會放寬限聚嘅時候,政府就推啲新數據出嚟,同你講唔得,仲要更加嚴謹」,斥港府「冇口齒、食言」。
獨立評論員潘麒智則認為,香港政府自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一直緊隨國家「清零」政策,而實施多時的「限聚令」及出入境政策,令經濟大受打擊,即便病毒不斷變種,但政府仍然貫徹「清零」。她形容政府做法如「倒錢落海」,且死板欠靈活,「依家社會日日瞬息萬變,但香港政府仲係同一個守舊、企硬嘅態度,各行各業都大出血,但好多嘢仲原地踏步緊。」
潘麒智又提到,不少東南亞國家均逐漸放寬限聚措施,香港仍處於滯後狀態「好似打麻雀,依家人哋齊嗮腳,但香港仲唔肯落場,等到人哋習慣咗,香港就未必有機會再返去個牌局。」
民研記者會同日的下午,政府宣布自9月26日早上6時,入境旅客的檢疫要求由「3+4」改為「0+3」。
民研:逾五成人預計自己將於未來十年成為照顧者
香港民研亦就「照顧者」發布調查結果,發現逾三成受訪者為照顧者,而超過五成受訪者預計自己將於未來十年成為照顧者一員。調查顯示,當中20%受訪者需因此放棄或計劃放棄全職工作;調查亦發現僅17%受訪者認為他們僱主的人事政策配合照顧者需要。
龔偉森認為,在職照顧者缺乏休息時間,「佢哋返完有酬工作,又要返屋企做無酬照顧者。試問個照顧質素點可以高呢?試問佢邊有時間抒發自己情緒呢?」潘麒智則認為,部份照顧者即便有情緒壓力亦只能「死忍」,影響照顧質素,促向他們提供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