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立法會書面質詢觸及反修例運動在囚人士問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自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有677人參與重建價值觀活動,當中有七成人是因反修例運動被定罪。當局早前指,會推出大灣區就業計劃,讓在囚人士重投社會及建立國民身份,但鄧炳強透露至今只有3間公司願意提供職位,但因為疫情而未能成行。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至今有1,315宗涉及反修例案件的在囚人士,當中有345名為21歲以下,他又重申懲教署推出三大方針協助「受人煽動、誤入歧途」的青少年更生,包括透過認識中國歷史,以及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以及認識《基本法》、《國安法》和其他守法意識。他又指懲教在今年7月推出「青少年研習所」,讓在囚青年進行「心理復收」,署方又聯同不同機構提供生涯規劃,包括在大灣區找工作。
至今仍逾1,300人因反修例運動在囚
鄧炳強又引述數字指,有677人參與相關活動,包括474名因反修例運動被定罪,他形容計劃「成效理想」,加強了在囚人士守法意識,他又指大部分人「深感懊悔」,在獲釋的在囚人士當中,再無人被定罪。他又指,在釋囚當中部分人仍接受監管,局方掌握每宗個案的就業或就學情況。
民建聯郭玲麗問及,坊間有僱主不願意聘請釋囚,當局有何計劃協助釋囚。鄧炳強指處方有推行「愛心僱主計劃」,稱有470間公司參與,若釋囚不介意「慢慢做起」則職位不缺,計劃共提供逾800份工作,但只有110人提出申請。
選委會界別李浩然則問,政府會否擴展「共創明TEEN」計劃,讓釋囚與「友師」參與計劃配對,並由政府出任擔保人,讓釋囚有機會參與政府部門工作。鄧炳強稱不論背景的人士都可以參與政府工作,因為是「公開畀任何人申請」。他補充有關大灣區實習工作安排,指至今有三個商戶參與,並給予工作釋囚,但因為「疫情原因」至今仍未起行。他又指如果釋囚不能領取回鄉證,會與內地當局解釋情況。